授命與天3
他乃天子,天命亦能為他所用
而在被提到了的唐朝。
李世民本以為這一篇應該沒大唐什么事,心情還挺平靜,卻沒想到一開始就被作為了反面教材,于是,一不小心就揪斷了一根胡須。
他略帶懷疑“此條規定竟然是錯的”
既是問別人,也是問自己。
眾臣們同樣心思浮動。
魏征敢于直言,同時也不忌諱自己曾經的錯誤,開口道“在工商之中,的確也存在著才智卓絕之人。
比如那北宋的畢異,就只是民間的一個小作坊主而已。
尉遲敬德是武人,心思大大咧咧,沒想那么多,當下冷哼一聲不過是門閥之見罷了。
他出身鐵匠,原也屬于匠籍,只不過生逢亂世這才掙得了一世功名。在他還在民間打鐵的時候,也見慣了世間冷暖。4
尉遲敬德此話一出,出身名門的幾位開始劇烈咳嗽起來。
李世民將一切盡收眼底。
他輕咳一聲。
尉遲敬德的話中未盡之意,李世民看得更深對工商的歧視無非是因為在魏晉時期,士人階級對日漸富裕、手中握有大量金錢的商業階層的恐懼罷了。為了鞏固自己的權益,所以才進一步的固化了這種歧視和偏見。之前,工商階級是可以做小言的,但自隋開始,連小官都做不了了。
一條不能出仕的規定,直接斷了青云路。
李世民雖然很想讓自己的姓氏成為一流世家,為此還攀上了李耳咳咳但他也明白,如果朝堂只指望世家,勢必造成專權。所以這些年,他一直在扶持普通的士族,來打壓那些延續了幾百年的關隴門閥,還弄出了一個氏族志。
而現在,他的視線所及范圍又稍稍的往外擴大了一些。
或許,不只是普通士族可以用,在他們之外,還有更多的更廣闊的人才可以為大唐所用
在座的幾位凌煙閣老臣,對自己的君主都非常的了解,看他此時的臉色和眼神就明白他此刻在想些什么。
長孫無忌在心中暗想,工商不能出仕這一條應該過不了多久就會被廢棄了。
他默默的盤算,是不是要現在就開始布局投資,比如搜集天下優秀的匠人和商人之類。
果不其然,大家就聽得李世民說“眾愛卿覺得,把這一條改為工商之籍,改業三年后即可出仕,如何”
路要一點一點的走,飯也要一步一步來。
大家猶豫了一下,覺得這樣應該不會引起什么反彈,于是紛紛點頭陛下圣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無論在哪個朝代都適行的真理。大家一股腦的都想要去參加科舉,所有人都拼命的想要擺脫“工”和“商”的身份,“學而優則仕”成了讀書人的第一追求。這就導致了社會上的大多數聰明人,都不會想要從事技術行業,這個行業自然得不到健康的發展。
無數讀書人在小小的考房里認真答題,時不時有考官巡視,或滿意的點點頭,或失望的皺眉。
一朝中舉,形如瘋癲。
我們古代是有很多偉大的發明家和科學家。但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發明家科學家其實很多本身就是盲員。比如東漢時期的張衡、宋朝的沈括、元朝的郭守敬、明朝的徐光啟等等。他們都先是言員,之后才是科學家。或者換一種表述,這些醉心于科學,原本可以走得更遠的杰出人才,也不得不先去考取功名,才有余力和心力繼續去從事自己的科學事業。
甚至可以這樣講,古代的很多科學研究,只是官員本身的愛好而已
北宋。
沈括正在自家的書房里認真看書。
沈母在窗外看他神色認真,滿意的點了點頭,又觀察了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