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婦人拿著衣服在水車旁的小石階上洗,水車在流水的帶動下緩慢的轉圈,發出吱口的輕微聲響,水被水筒提起來,然后轉上去再傾倒在水槽中,流向河邊的田野。
婦人們歡聲笑語,根本不覺得身邊的水車可以自動運行是多么神奇的一幕。
這對于她們來說,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李世民撫須,滿意的
點頭,眼睛里都帶著笑意
我就說,我大唐的農具也不差的。風機防火,風入口水熱處
水車,他在民間的時候經常見到,尤其是河流繁多的南方地區。
被仙畫提到,與有榮焉。
他問眾臣“眾卿家不妨猜一猜,接下來的那件會是什么”
他心中已有自己的答案。
幾位對民生頗熟悉的大臣,比如房玄齡、魏征對望一眼,異口同聲的說江東犁
李世民樂呵呵的“朕也覺得是江東犁。”
江東犁原本是江東地區的農人用的一種農具,后來因為好用,慢慢的推廣到了大唐其他的州縣。
可是,路小柒接下來的話卻讓大家都失望了
除了水車之外,曲轅犁同樣是讓華夏百姓使用了千年的好東西。
它的最初發明者已經不可考,只知道是源自于唐代江南地區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他們將直轅和短轉改為了短軌和曲轅,然后在前面安裝了一個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這樣整架轅變得輕便小巧而且轉起彎來很靈活,即使是女子也可以輕松操控。3
一個看上去小巧的農具出現在了天幕上。
它的形狀和線條并不復雜,但每一個弧度和角度看上去都那么的恰如其分,似乎已經無需再做任何改動。
就該是這個樣子。
貞觀的君臣們在失望之后,又笑了起來。
這曲轅犁,原來就是江東犁
一般史學家們認為,曲轅犁出現是農耕工具成熟的標志。
但換個話來說,就是已經也沒太多可以發展的空間了。宋元兩代只是在這些農具的基礎上做了一些細節的改進,而明清兩代也沒什么創造性的農具出現。就像是技術發展到頭了,需要的是一場徹底的革命,比如進入到蒸汽時代,才能引發更多更大的進步,不然不進則退。
一說到這里,路小柒的聲音就帶上了嘲弄的滄桑和唏噓。
可惜的是,革命是有了,但和我們無關。
朱元璋扶著腦袋,只覺得腦殼疼。
上期仙畫最后一段還歷歷在目呢。
怎么又來了
別罵了別罵了
好了,往事不要再提。
我們再來說從畝產一百斤到畝產四百斤,古人們做對的第二點,那就是古代的優秀農學家們,做出了很多有益的經驗總結并且引進和培育了更好的糧種。
此話一出,觀看仙畫的各朝各代帝王們眼睛都亮了。
這個好啊
之前的趙過看得大家都眼饞。
若是本朝的人才,那可以提前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