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朝。
趙過將天幕上的內容全都用筆記了下來。
只是巢帛實在難得,記了這么多未免有些心痛。
這時候,他就不得不嘆口氣,開始暢想如果仙畫中所說的“紙”被發明出來之后,記錄東西該有多么的方便。
聽說陛下
已經命宮中尚方鉆研,民間也有一些作坊在研究,希望他們能快點將“紙”做出來吧。
趙過看著自己記下來的東西,對賈思勰充滿了敬服之意。
哎,此等大家,要是能與他同時代就好了
他卻不知道,他和汜勝之也是賈思想敬服之人。
雖然是不同的朝代,但在這一刻,來自于人類的智慧光輝產生了共鳴。
他還有很難得的一點就是他通實務,絕對不是那種只會之乎者也的士人,這就讓他不那么的注重“士農工商”這樣的等級劃分。在齊民要術里,他就意識到了商對于農業對于農民的重要性。
他在序言里寫“起自耕農,終于醯馥,資生之業,靡不畢書”,醯醮就是醋酸,也就是農副產日,他們為太甜口里千仞,你太你太氏會他們究可在日本田大月日的,大便做讓大陸續借,你生一品。他以及社會是于段,將農作物變成良初和農副廣品石習是目的,習肥沙山農氏軟侍女生術。農民們用這些技術,制成農副產品,然后再去市場上換一點錢,這對他們來說可能是唯一的得錢的手段
漢武帝時期,一年二十三文錢就能讓農戶掐死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可想而知,封建社會早期的農民想要賺到余錢是有多么的困難
有帶著頭巾的農婦將泡好的豆子撈起來,然后將它們倒入到石磨之中。
一邊磨一邊加水,豆子被磨盤絞成了豆渣。
又見她將這些豆渣倒入到布袋子里,不停的晃動,將渣和水分離,就得到了豆漿。
豆漿用猛火煮熟,點入一點石膏粉,然后緩緩的攪動,竟然就凝固了起來。
一塊塊白色的豆腐呈現在眾人眼前,看上去潔白剔透。
熬魚湯的時候放上一些,一份鮮美的豆腐燉魚湯就出爐了。
漢武朝。
淮南王劉安看著天幕上的魚湯有點嘴饞的咽了口口水。
看上去似乎很好吃的樣子。
只是,那用豆子做的白色方塊是何物看上去膚若凝脂,似乎細嫩非常。
他起了好奇心。
民間也有農婦在琢磨著豆腐到底是怎么做的看上去原料似乎只有豆子,如果能學會的話,或許家中也能夠多一道菜。
漢武帝劉徹
轉過身去問桑弘羊“民間賺錢真這么難”
在他看來,二十三文錢不值一提。
何至于此
桑弘羊苦笑陛下,天下賺錢的大多是商人。城中居民因地利,賺錢也沒那么的難。唯有農人,常年待在田間,既無時間也無手段。的確是很難。”
他很贊賞后世這位賈思勰的做法。
想要讓農民增加一點收入,唯有讓他們用農田的產出來交換錢財這一條路。
劉徹默然。
原來真的這么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