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時候,國際天文聯合會將我國嫦娥五號在月球降落地的一個地貌,命名為宋應星。同樣在月球上留名的還有我們上一篇提到過的徐光啟,他是農政全書的編寫者。
一輪滿月出現在天幕上。
視線上升再上升,一直上升到太空之中。
滿月變成月球,守護在一顆熟悉的藍色星球周圍。
是亙古的寂靜與美麗。
而被命名為宋應星和徐光啟的地貌就靜靜的駐留在月球之上。
明朝消失了。
但這兩人的名字卻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了永恒。
和日月一起。
另外,在淄博市和以蔬菜基地聞名的壽光縣也有著賈思勰的紀念堂。
這些被當時所鄙視的認為不務正業的農學家們,最后卻往往因為對農學的貢獻而青史留名,獲得人民的銘記,甚至在太空中也熠熠生輝。而那些食古不化的守舊者,只能和舊的時代一起窩爛,成為歷史的塵埃。
時間,總是會站在真理這一邊
整個天下都轟動了。
京城的教堂里,利瑪竇對徐光啟彎了彎腰,替自己的這位老友高興徐大人,這可是無上的榮耀
徐光啟雖然高興,但高興過后卻是惆悵。
即便如此,他一人之力卻太過單薄,大明的頹勢似乎已經無法挽回了。
而酒樓里,所有的士子們都目瞪口呆。這可是月球嫦娥待的月球
被無數文人雅士稱頌的月球
他們已經顧不上
去想月球上為什么灰蒙蒙光禿的,整個心神都已經被“宋應星這廝居然在月球上留下了名字”這個消息所占據。
他何德何能
大家簡直妒忌到眼睛發紅,幾欲發狂。
尤其是今天的主人公關舉人,原本志得意滿,如今卻像是被潑了一盆冷水。中一個進士和被后世之人銘記還在月球上留下了他的名字這樣的功績相比,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他忍住心中潮水一般涌來的酸澀,親自下樓準備請宋應星喝酒。但到了樓下一看,人早已經走遠了,連背影都沒給他留一個。
走掉的宋應星卻只覺得神清氣爽,不顧周圍人眼光哈哈大笑起來,身上束縛似乎被一下子就甩掉了。
他找到了自己將為之付出一生的人生目標
畝產增加最重要的一點,我放到最后講,那就是從大秦以來的朝廷的土地政策的變化,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天幕外。贏政和扶蘇精神一振。
總算是又提到大秦了真是不容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