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政看仙畫已經看了整整三期了。
千古一帝,不可能沒有一點勝負欲。
但從四大發明開始,紙張是東漢的,火藥是唐宋的,印刷術是宋朝的,指南針也是后世發明的,就連講農學,也基本沒怎么講到秦朝。提到秦朝的時候都說了些什么呢,說了他被徐福忽悠,說了一個“秦二世而亡”。
贏政心里是稍微有那么一點點不爽的。
朕的大秦難道就沒有什么可取之處嗎
現在總算是又提到了秦朝。
贏政看著扶蘇閃閃發亮的眼睛,忽然問道“你很其用待聽到后世的評價”
扶蘇一驚,忍住想要去撓頭的手,然后老老實實的回答是。看看后世對大秦的一些政令有何看法
贏政又逼問“那如果后世覺得政令不妥呢你就朝令夕改”
朝令夕改傷的只是為君者的臉面,扶蘇認真的想了一下,但若政令的確是對大秦對百姓有礙,只要對百姓講明,他們也會明白。那即使是為君者被傷到臉面又有什么關系呢”
他很欣賞儒家的“教化”一說。
贏政冷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始皇和大部分人一樣,也在乎天下對自己的評價,和自己的身后名。所以,他這次才會想要泰山封禪,甚至想讓不怎么服從大秦的齊魯儒生們來制定流程。
但有的時候,他卻又不是那么的在乎這些東西。
比如,他知道徭役辛苦,知道民間對此怨聲載道。
但是,每年他依然會征發幾百萬服役,全國將近百分之十五的人口1
因為他覺得自己和自己要做的事情更重要。
比起這些,庶民們的抱怨又算得了什么呢
帝王,冷酷與無情才是本色。
若是以往,他或許會認為扶蘇這樣的看法太過于仁善,毫無唯我獨尊的霸氣。但現在,他的想法發生了小小的改變。
扶蘇偷偷的覷了一眼自己的父皇,見他的臉色淡淡,不知是生氣還是沒有生氣,心中有些忐。
自己是否對仙畫過于看重了些
只是,在他沒有看到的地方,贏政卻也偷偷的挺直了
腰。
贏政很自信。
他們大秦的“黔首自實田”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吧
秦朝以前,周朝采取的是井田制。孟子滕文公里寫““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大概意思是朝廷將方圓一里的地按照井字分為九份,八戶人家各領一份,這是他們自家的私田,剩下的那份則作為公田。私田產出的為自己所有,公田產出的都上交朝廷。公田往往會更加肥沃一些。
聽上去非常公平啊對不對簡直就像是周朝版的農民公社,其實是很先進的一種方式。
天幕上出現了一個方正整齊,四周被框起來的并字,只是中間的空格部分特別的大。
這就是公田。
而圍繞著公田的則是八小塊私田。
周朝的農民們既要耕作自己的私田,還要抽出時間來耕作公田。
李斯嗤笑了一聲。
井田制真的如仙畫所示那樣的公平方正嗎
這只不過是最理想化的一種呈現罷了。
事實上,能夠規則劃分的不過只有那么一小片平整的土地而已。剩下的或盆瘠或為丘陵,這里面可以做的貓膩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