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當時能吃飽飯,也就不會尋思著要造反了。他坐在兒子的靈堂前,回顧自己的前半生,“這破理論倒也能說得通。”
而且,即使是依然有戰亂有天災,但若是糧食的增長能夠比得上人口的增長,那這兩者的毀滅性都不會有如此之大和如此之慘烈
后世,是否已經成功的繞開了這陷阱
它也被稱之為馬爾薩斯停滯。
英國打破停滯,用的是向外拓展殖民地掠奪資源的方法,而讓全世界大范圍內打破這種停滯的卻是化肥。
幾乎是所有的皇帝都瞬間明白了過來。
漢武帝劉徹輕哼一聲“用其他國家的錢糧來養自己國家的人,豈不是和匈奴一個德行”匈奴為什么屢次侵犯大漢,來邊境城市打草谷
他們原本也是由小部落成長起來的,人越來越多就成為了大部落,然后草原上苦寒,根本沒辦法養活那些越來越多的族人,只能把心思動到了更加富饒的漢地上來。
1843年,世界上第一種化學肥料
過磷酸鈣在英國誕生。十幾年后,德國開始開采鉀鹽礦生產鉀肥。
白色的結晶體在實驗室里被析出,人們欣喜若狂。
迅速的,各種礦石被開采,送到了用現代儀器和工業支撐起來的工廠里。這些含有豐富微量元素的礦石就是化肥的原料。成噸成噸的化肥被生產了出來。
這些化肥的出現讓糧食的增長也變成了乘法
之前u主說過,70年代之后,咱們國家的糧食開始有了爆發性的增長。一方面原因呢是水稻的雜交技術出現,其余的作物雜交也出現了突破,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70年代的時候,咱們的化肥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這么說吧,有科學家做過實驗,使用同樣的種子,種在相同的土地上,在用足了化肥和沒用化肥的情況下,產量可以相差到一半也就是說,化肥的貢獻達到了接近50。2
孫小羊沮喪的嘆口氣。
本來還想要繼續從后世的經驗里偷學幾招的,但當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后世物件出現后,他就知道自己的這個希望落空了。
完全學不來
別說學,根本聽不懂這化肥到底是什么東西,是從何而來。但看到實驗室和工廠也能猜出不是現在自己這個時代所能企盼的東西。
建國時期,咱們的化肥生產總量才6000噸,而其他發達國家動輒都是上百萬噸,差距巨大沒辦法,咱們五六十年代只能在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積肥運動,提倡“家肥出門、礦肥出土、山肥下山、水肥上岸”,各種招數都想了個遍。效果還不錯,但想要成倍的增產很難很難。3
漫山遍野的農民從河里面挖來了河泥,從水塘里挖來了塘泥;甚至還有人從深山老林里挖來了落葉堆積的腐殖層;
有小朋友拿著火鉗,提著小籃子,沒事的時候就在村里面撿各種牲畜的糞便,撿到了就有獎勵;靠海的也沒閑著,從海里面撈起了大量的海草和海泥,甚至還有海膽和蛤蜊上岸,用作肥料。
“這個倒是可以學”處在不同時空的汜勝之和趙過不約而同的道。化肥的提煉他們也看不懂,猶如看天書。但這一段,他們看懂了。
汜勝之在自己這么多年和農民們打交道以及自己種田的經驗里早就知道了肥料的重要性。
他在書中寫凡耕之本,在于趣時和土,務糞澤,早鋤
早獲
之前他還見過有幾個地區的農人,喜歡將蠶的糞便直接拌在稻種里面一起栽種下去,取得的效果還不錯,便也記在了自己的書里。
但看后世之人,似乎更喜歡把多種肥料拌在一起,可能是他們發現這樣的效果更好他搖搖頭,提筆記下。
心里也不是沒有惆悵,若是能習得這制化肥之法,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