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之后,有一個叫吳瑭吳鞠通的醫生,全面繼承了葉天士的理論,創立了名方銀翹散。現在我們經常用的中成藥雙黃連、蒲地藍、連花清瘟等等,都是脫胎于銀翹散
可見溫病學派后來的影響力。
溫病學,可以說王履明是先行者,吳有性是創始人,而葉天士是真正的奠基人他們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葉天士,名列華夏十大名醫榜單,實至名歸
可惜的是,葉天士一生都忙碌在臨床,沒有寫書。他流傳下來的溫熱論臨證指南醫案等等,都是由他的徒弟和后人搜集他之前的口述以及病例整理出來的。
可謂是中醫史上的一大遺憾。
和葉天士完全不同,寫下兩百萬字著作的李時珍搖了搖頭,嘆息道的確是遺憾。他的徒弟們也都點頭。
和葉天士有著極大關聯的張仲景也道“不僅是遺憾,而是損失”
他自己是著過書的,知道有些東西自己寫下來和自己口述然后旁人記錄下來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他有的時候忙不過來也會讓弟子執筆,但往往過后自己都要檢查一遍做一些更改。
這樣才能百分百的傳遞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
而且,一個用詞的不同,往往所傳達的意思也就不同。可惜呀可惜
清朝,蘇州。
葉天士緩緩吐出一口氣。
他等于在仙畫里回顧了自己的這一生,有驕傲,有慚愧,有歡樂也有惋惜。現在他決定不再留下遺憾。
“明天起,我下午不再出診。”他對家人和弟子吩咐道,“我要親自寫書”
將自己這些年的心得和體會寫下來,遺澤后人。
就當大家都以為仙畫就要就此結束后,又聽到后世女子幽幽道
好了,十大名醫榜就到此結束了,
現在來聊點別的。
我們現在說中醫,好像默認它與西醫對立。但其實不是的,中醫本質上是華夏的傳統醫學,而按照這樣的說法,西醫其實應該是西方的傳統醫學。但西醫現在已經完全不存在了,因為他們根本沒有發展成體系,還一直停留在巫醫的階段,就只會放血、灌腸、催吐三把斧,所以等到了現代醫學飛速發展起來之后,就已經被完全取代了,消失在了歷史里。
1799年,美國。
六十多歲的喬治華盛頓躺在床上,等待著幾位請過來的名醫給自己制定治療方案。先生們,華盛頓先生正在發熱,你們的方案出來了嗎華盛頓的秘書帶著壓迫感問幾位醫生
其中一位清了清嗓子“我建議灌腸。”
另一位道“我建議催吐。”
最后一位道“我建議涂最新出的外用藥。”
秘書不悅的道“克雷克博士,華盛頓先生之前涂了你的外用藥,不僅沒好,還長了水泡。”
三位醫生“那讓我們再商量一下。”
片刻后,他們一致決定,給喬治華盛頓放血治療。
第一次放血之后,華盛頓的狀態很不好。
秘書私底下咨詢克雷克博士,克雷克博士無奈的道“放血、催吐、發皰、止痛,這就是現在治療發熱病人最好的辦法。
秘書追問如果沒有用呢
博士慢吞吞的道“那就再來一次。”
秘書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