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出來的各種設施
醫,果然不是那么簡單的
不是粗暴的劃在“工”里面就可以的
另外,在古代行醫也是有風險的,尤其是給皇帝和權貴們治病的時候,動不動就要掉腦袋。
曹操殺了華佗,唐懿宗因為女兒的死殺了二十多個御醫,還連累了他們的親屬。被稱為史上最大殺醫案。
朱元璋因為兒子的死,殺了一堆御醫,只留下了自己信任的戴元禮。而朱允蚊因為朱元璋的死,又殺了一掛御醫,還是只留下了戴元禮。
不得不夸一句戴元禮,真乃神人也。
中醫發展緩慢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教育體系的落后。
這里又得提一提范仲淹。
北宋朝堂之上。
已經擔任參知范仲淹侃
侃而談自己新提出來的“慶歷新政”,這里面就有一條是關于醫療的
如今,整個汴梁城有百萬人口,醫者數千。但是這些醫者大夫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都是家傳的一些經驗,一兩本醫書甚至是道聽途說的一些故事里學了些東西就出來行醫。以至于誤傷人命的事件,幾乎每日都有
“臣以為,應該由朝廷出面,選出位名醫良師,以素問難經等醫藥典籍為教科書,讓汴梁城中這些學醫的學徒和大夫們來聽講,再教針灸等科目。三年之后方可選試,其中的優秀者可選拔進入翰林院。
坐在上位的宋仁宗趙禎聽得時不時的點點頭,最終頷首準奏
可惜的是,范仲淹這么好的政策,在他被罷免后就夭折了。而他所提出來的汴梁城中的醫療之亂象,同樣也是幾千年封建王朝的醫療亂象。可以說,除了科舉所需要的儒學,整個古代基本沒有職業教育
醫術的學習和傳承大部分都是靠個人自發的師徒制,而且還經常有些什么“傳男不傳女,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的破規矩。
有些是寧可讓寶貴的技藝和知識消失,也絕不公開于眾,敝帚自珍。
嬴政
漢武帝劉徹
所有的帝王們
這一段來得好啊,來得妙啊,正想著要如何針對本朝的醫療狀況來做一些改革呢,這范仲淹就主動的把方案送上來了
而且這方案聽上去還很靠譜。
確實,這醫者和性命息息相關,怎能如此倉促的就能行醫當然是要先教化,然后再試選啊
而沒有科舉制度的秦朝和漢朝,嬴政與漢武帝幾乎是須臾之間就想通了其中的關竅貿然上馬科舉制度恐怕是會引起士族和世家們的反彈的,但先從醫者試選開始,就能很順利。
畢竟對自己身體有益的事情,誰都不會反對。
而當試選進行過幾次之后,潛移默化之下,大家自然而然就會少掉很多抵觸,到時候就可以慢慢的推廣到其他領域。
妙
李世民暢快的笑出來,連聽聞自己的后代做出了殺醫的蠢事都拋到了腦后,對臣子們道“等孫道長到長安,
朕就與他商議此事。
以孫思邈的威望,牽頭來做這件事情,在杏林中可以說是一呼百應,最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