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皇城內,朱元璋變成了喪氣臉,卻也悶悶道“此法好”
汴京內的趙匡胤卻哀聲嘆氣。
范仲淹這樣的人才,怎么就不早生那么些年呢不就是丞相的位置嗎給他
民間。
孫英娘得意的看了自己父親一眼您看,這傳男不傳女就是個破規矩。孫大夫清了清嗓子“不是已經打算傳給你了嗎以后就不要再提此事了。”被仙畫一說,他也覺得自己之前過于拘泥了些。
而且,到了后期還學了儒家的臭毛病,將古人捧為圣賢,迷信權威。
比如清代的一些醫生,就講究“尊經崇古”,認為本草綱目毫無價值,荒唐無稽。當然,這是個人看法,不能說什么。但是他后面說的,就有點問題了。
“農黃以往,仲景云徂,后之作者,誰復知醫解藥諸家本草率皆孟浪之談。”有醫生捧著本草綱目看,越看越生氣。他提筆給自己的同行好友寫信道“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不過是以多取勝而已,全違圣訓”
越寫越生氣,最后甚至拿起火把,將本草綱目毀之一炬。
言下之意,除了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和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以及金匱要略之外,其他的書不讀也罷,全無任何意義。
張仲景十分訝異,眉頭皺得更緊了。
醫學之道,奧妙精深,豈是我一人可以琢磨透的
他沒想到后世的醫者竟然將自己捧為了圣人,將自己傷寒雜病論中寫的捧為了世間至理他自己尚且不敢這樣想
張仲景苦笑連連“難怪一千多年過去了,竟再無新的典籍出世。依然是黃帝內經、難
還有他自己的書。
直到吳有性、葉天士。這是一段多漫長的時光。如果一直都是這樣的態度,談何進步呢
而西晉的皇甫謐,已經不顧魏晉名士風儀,開始在破口大罵了或者是,恣意率性,就是魏晉名士的風儀。
“一群毫不知變通的死腦筋”皇甫謐恨恨道
,治學講的是兼容并蓄若前人說的都是對的,那豈不是周朝時醫術最高那還要我等,要爾等何用
皇甫謐如果不是覺得古書中全是錯誤,怎么會自己給自己扎針,生生的給扎出一部針灸甲乙經來呢
所以他深深的覺得不可思議。
這清朝都已經和張仲景的時代差了一千多年了
還這樣固步自封,迷信權威,不允許其他人提出新的觀點,這樣真的好嗎
而在于明清同時代的西方,布魯諾提出日心說,挑戰了宗教與神的權威,被燒死在火刑架上。這被視為宗教對科學嚴酷打壓的標志性事件。
但其實醫學當中也有這樣一位因為追尋真理、挑戰權威被燒死在火刑架上的人。
他叫做塞爾維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