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內,朱棣忍不住道歷法并不是工具那么簡單,更是朝廷的威嚴所在。那些藩屬國,都要順從君主國的歷法才行,不然的話就是背主朱楠少年時候也是被名師教導過的,對史書很熟悉“宋和西夏不就是這樣”
宋朝時,西夏李德明遣使向宋朝請求頒布歷法,為此,還修葺使館,修筑道路,來迎接頒歷的圣旨和使者。這其實就是表明西夏想要成為宋朝的附屬國。
宋朝。
蘇軾也想到了這段歷史,唏噓不已,對身邊的王朝云道“西夏使用我朝歷法三十年,一直都還算不錯。大中祥符元年的時候,先帝還賜李德明“守正功臣”的稱號。結果寶元元年,李元昊賊子野心,居然稱帝,頒布了自己的歷法。
王朝云好奇的問后來呢
“還好有小范大人”蘇軾笑道,將范仲淹與西夏作戰撿了幾件事與王朝云說,“后來,仁宗年間,西夏再度歸降,我朝次年又向西夏頒賜崇天萬年歷。
可見,歷法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威權,也是一個國家的顏面。
仙畫在繼續講太初歷的那些糾葛
對此,司馬遷和落下閎應該都是有些不忿的。
司馬遷在自己的史記歷書中,對鄧平和他創下的八十一分法提都不提,反而是收錄了自己根據傳統計算方法寫的歷史甲子篇。
落下閎呢,雖然在太初歷中擔任了計算的工作,但是之后就直接辭官了,從此歷史上再無音訊,估計是回老家巴郡繼續研究自己的算術和天文去了。
倒也挺好。
長安的城門外。
落下閎從馬車上掀起簾子,看了看這座大漢的都城,自己生活了好些年的地方,心情一時之間有些復雜。
有人疾馳而來落公。
落下閎嘆一聲太初歷的計算如此疏漏,我無顏再待在長安,不如回到巴郡去吧。
他不喜天文這種純粹的東西摻雜太多政治和勾心斗角的算計。
與友人聊了半天,最后落下閎道“太初歷在八百年后,將與實際的天時差上好幾日。或許,到時候也會有其他人來糾正它吧。
和友人告辭后,落下閎坐上馬車,最終還是離開了長安。
當然,也有人認為司馬遷并不是這樣想的,落下閎也贊成以律為歷的做法。但這個說法好像也解釋不了司馬遷只字不提鄧平和太初歷,落下閎辭官不受以及他所留下的“八百年后”的事情。
總之,歷史真相早就掩埋在了時間的風沙里。
我們現在知道的就是太初歷并沒有撐過八百年,經過了188年,因為其中的誤差,就被東漢的天文學家們廢棄了,然后重新回到了傳統的“四分法”計算方式。
落下閎有點惆悵,沒想到自己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辭官和離開長安的。劉徹看他的表情,冷哼一聲落下卿,你是否對朕有所不滿落下閎心里一凜,趕緊回道“陛下,臣可不敢。”
“是不敢,不是沒有。”劉徹歪靠在榻上,臉上似笑非笑,然后表情一斂,正色對落下閎道落下閎,你放心,這次你放手去做,朕絕對不再聽信其他人的胡言。
但是朕要看到的是,比仙畫中還要更準的太初歷你,可能做到
現在大漢的情況和之前相比完全不同。
用這一套想讓民眾覺得大漢是天命所歸,好像已經行不太通了。
那就索性不用了。
落下閎愣了一下,隨即大聲回答“微臣遵旨,必將竭盡全力”
他有些興奮,仙畫給了他很多新的角度和靈感,他完全可以將太初歷制定得更加的完美。劉徹滿意的點點頭。
隨即在心中唏噓不已,眼睛也瞇了起來,幽深晦暗。
哎,開民智之后,這皇帝是越來越難做了。如果要他選的話,還是以前那樣比較輕松順心。他看向天幕,搖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