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原本只是轉移話題而已,沒想到仙畫還真提到了唐朝的歷法,頓時覺得很是驚喜。唯一的小遺憾是,講的并不是現在貞觀年間正在實行的麟德歷,而是后世的歷法。但是他沒想到,仙畫給了他一個更大的驚喜
一行在制定大衍歷的時候,在全國開設了十二個觀測點,觀測此地春、夏、秋、冬四個時節的日影長度。一行因此而推測出來了子午線的長度,也成為世界科學史上計算子午線長度的第一人。
一行帶著自己的團隊,開始環繞全國測量子午線長度。與他一起出發的還有多支測量隊。測量點大多都在野外,他們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從高山到河流。
他們要在測量點停留整整一年,不僅要測量北極高度,還要測量冬至、夏至、春分、秋分這四個時間點正午的日影高度。
北邊到了烏蘭巴托,南邊到了越南中部,甚至到達了唐朝的疆域之外。
這是一次世界科學探索史上的偉大事件
之前的歷法,二十四節氣是均分的。但是一行發現,太陽的運動并不是勻速的,糾正了這個錯誤。這對于農業指導有著極大的意義
因此,大衍歷也被視為是華夏歷法史上的第三次變革。
李世民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所有的貞觀群臣們也都站了起來。
那是大唐的疆域圖
在座的人自然都看過輿圖,但是卻還是第一次這樣掛在天上來看,而且無比的清晰。之后,還能看到皚皚的雪山、遼闊的草原,一望無際的大漠。
李世民看到了自己的大明宮,看到了長安的城池,也看到了自己帶兵去過的河西走廊,等等地方。
那是他的大唐
太極宮們的君臣們只是覺得心神激蕩,而大唐民間的民眾們可是沒有見過自己國家的疆域圖的,更是受到了無限的沖擊。
第一次看到國家的全貌。
“原來,咱們大唐這么大啊”有人喃喃道。
更有以大唐為傲的熱血愛國者早就熱淚盈眶。
看,那就是安西都護府,那是交趾,交趾真的好遠
大家都跟著一行和其他觀測人員的腳步去丈量自己的國土,去看看自己到達不了的那些地
方。一時之間,好不熱鬧。
這種熱鬧里就夾雜著更多的情感,驕傲、向往、惆悵,等等等等。或許,也只有真正的天文學家和愛好者們還在記錄著這里面說的天文知識。
而郭守敬參與的授時歷可以說是歷史上使用時間最久的一部歷法,從元朝到明朝,長達三百六十四年。
修授時歷其實是由張文謙牽頭,張文謙找到了當時的郭守敬和他的同門師兄弟王恂。郭守
敬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制造天文儀器,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他把渾儀一分為二。
郭守敬檢查完觀象臺上的各種天文儀器后,皺起了眉頭。王恂更精于算術,對天文儀器倒是不太懂,便問不能用嗎
郭守敬搖搖頭“這些儀器都是從金國奪過來的,金國又是從宋朝手上搶來的,上面的刻度和標準都是針對開封而設,大都與開封可完全不同。
王恂問“那怎么辦”
“先修修看吧。”
郭守敬把這些舊的儀器修好,然后又校對好數值,但后來發現還是只堪堪能用,精度完全不夠。他便諫言不如新造一批。
郭守敬面見忽必烈,侃侃而談,從上午講到日落。忽必烈最后大手一揮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