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是這樣這高仙芝簡直枉為唐人也太無恥了。不錯,人家都歸降認錯了,居然還屠城“我大唐怎么能有這樣的將領”
李世民在太極宮中大發脾氣“愚蠢殺良冒功而且還看不清楚形勢”
西域各國奉他為天可汗,依附大唐,但是兩者之間的關系又絕非君臣那么簡單。在那里,安西都護府的兵馬代表著天子之師,應公正仁義。
比如,波斯來求援,他出兵,這就是師出有名。殺俘還屠城,這是妥妥要被世人唾罵的。
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的蘇定方在一旁火上澆油而且還打輸了。
在一旁的李靖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世民被他這么一說,火氣又蹭蹭蹭的上來了,罵了好一會兒才停止。
罵完之后,理智回籠。
他看了一眼在場的武將,在心中暗道“幾大都護府都遠在邊
疆之地,如何管控這些在外的武將們,也是一件難事啊。
他決定等明日再召幾位心腹老臣們商議。一段時間后,遠在西域的石國忽然收到了一筆豐厚的賞賜,這就是后話了。
從這也能看出來,如果不是占據著那一片的高聳入云的山脈天塹,古華夏文明可能就和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一樣早被外敵消滅了。
后三者都處于三大洲的交界處,周圍沒什么天險可守,真是被滅了一遍又一遍。
就好比歐洲,最高的也就是阿爾卑斯山脈,才三千米。漢尼拔,是歐洲的那位漢尼拔不是食人魔漢尼拔,帶領他的軍隊翻過阿爾卑斯山遠征羅馬,就足以讓西方人驚呼,他是怎么做到的
而咱們邊疆的那一眾高山,哪個不是五千米以上
這也就客觀的讓華夏文明得以相對安穩的延續下去,并且因為沒有外敵的因素干擾,由西往東又是從高到低的地勢,一泄千里,沒有什么阻隔,兵馬都去得,就更容易做到大一統王朝。
初中地理一開始就講了的中國地圖三級階梯。路小柒用了立體分層的形式來呈現。從西向東,地勢越來越低,也越來越平緩。
第一級階梯自然就是青藏高原,在地圖上以昆侖山到橫斷山脈的弧線為分界線;
第二級階梯的地勢比較復雜,既有著內蒙高原、黃土高原,還有著四川盆地、關中平原等,而到
了第三級,就是完全的平原地帶了。
蒙恬、衛青和霍去病還有李靖、蘇定方等當世名將們都在仔細的研究著這個階梯地形圖,并且將上面的地名和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對應。
再來模擬戰略戰術。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馬上天子,尤其是戰略眼光還要勝于這些名將。朱棣瞇起眼來不錯,按照這個輿圖,西邊的敵人很難攻進來。動輒六七千米的高峰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
“而且,西安、洛陽等地,占據中原,又有大江河流可做水運,以此為中心,兵馬可鋪到全天下。
反倒是現在的金陵,雖據長江,但是對于北方就稍微有點鞭長莫及。朱棣將自己的目光投向北平。他又看向大明的輿圖,對這疆域圖不甚滿意。
仙畫
中展現出來的疆域圖,在西邊和西北顯然都要更加理想一點,占據了天險之地,如果這一塊也盡歸大明,那西邊可無憂百年。
至多,就是出現一南一北,據江分治的政權。
胡人的騎兵在中原大地上肆虐。朝廷的軍隊無能,根本抵擋不了他們的進攻。
晉朝的士族們開始攜帶著家眷和財務開始往南遷徙,跟隨著的還有北方的無數老百姓,最終他們到了黃河以南甚至是長江以南的江南之地。
這就是歷史上的永嘉南渡。過了幾百年后,這一幕又重演了。
北宋的皇帝和官員們倉皇南逃,希望借著長江天險可以阻擋住金國的兵馬。但最后,皇帝被俘虜,百姓和女人們被口。而后來的南宋,沉迷于煙雨江南的溫軟之中。李清照也只能寫詩諷刺,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趙匡胤剛才想掩面,現在更是覺得憂傷。啊,又遭受到了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