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一琢磨這事,越想越覺得有意思。一人滅一國,而且在天幕上揚他大唐國威。
他哈哈大笑起來好不愧是我大唐好兒郎,滅得好不給大唐臉,那大唐也不會給他臉。
心里怎么就那么舒爽呢。
而在場的諸如李靖、蘇定方等都是立下赫赫戰功的老將,也都微微的點頭。
不錯,沒有墮大唐的威風
正奔波在路上前往天竺的王玄策在馬上忽然打了幾個噴嚏,他看了看天“天色晚了,今天就在這里歇息吧。
他們正在吐蕃境內,這里看不到天幕。因此王玄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未來即將做的事情已經提早被自己的陛下和諸位大臣們知曉了。
他們在一道崖壁下駐扎。
看著光滑的崖壁,王玄策忽生想法“這里過去就是天竺境內,咱們要不在這兒巖壁上刻個碑文,也寫明此次出使的經過。
他的副使蔣師仁也贊同“我覺得可以。”
于是,一行人又在這個地方多待了幾天,在崖壁上刻下了銘文。
他不知道,就是這一塊銘文,讓后世的歷史學家們肯定了他出使的經過,也證明了他“一人滅一國”的壯舉。
這是亞洲,歐洲的地理情況又有所不同,因此也發展出了不同的文明。
為什么老是要提歐洲
因為世界上的絕大多數文明都誕生于歐亞大陸,在漫長的歷史中,亞洲和歐洲就是世界的中心。
歐洲的輪廓線真的是很零碎,而且很大一部分都是零星島嶼和半島。半島面積占全州面積的27。西部又是山地和平原交錯,分割成一小片一小片。
這樣的地勢,天然的就形成了一個個國家的邊界屏障,大家自然而然的占地為王,各搞各的。瑞士的山地,就連當時的納粹都久攻不下。
所以,在這樣的地形地貌下,再加上錯綜復雜的宗教和文化因素,歐洲即使是短暫的統一過,也都會再次分裂成為一個又一個的小國。
歐洲的地圖輪廓非常的瑣碎
英倫直接就是島嶼,獨立于歐洲大陸之外。
北歐和西歐之間也隔著海洋,挪威直接
被稱為萬島之國。中南部的意大利、希臘那一塊也全是半島和島嶼。放大來看的話,小小的島嶼更多,星羅棋布。
而中部和西部則是一片片的山地與森林,還有點綴其中的一些小盆地。唯一有大平原的,就是烏克蘭,難怪這里也被稱為歐洲糧倉。
嬴政看著歐洲的地圖,皺起了眉頭。
身為統一六國的君王,他看到這幅地圖的時候下意識的就在腦海中開始模擬如果秦軍在歐洲,會如何一統天下。
然后他覺得自己遇到了困難。
半晌后,贏政無奈的搖頭。
他總算知道歐洲在仙畫中總是以一個一個的小國家出現,從來沒有大一統過了。因為這地形地貌,要大一統實在是太難了看來仙畫所說,地理決定歷史的確是有所依據。
晉朝,
司空裴秀正在目光炯炯的看著仙畫。
這里面各式各樣的地圖震驚到了他如此清晰明了,而且詳細之極,這上面的每一條線都是極其精準的,完全沒有廢筆。
裴秀這段時間正在為了山川地名和地域圖而頭疼。古籍里的實在是太含糊了,錯漏百出。
他本就有意重新制圖,看了仙畫后卻覺得自己心中的構想還可以再精進一點,立刻提筆疾書。明朝。
百姓們正在討論
那么多海,靠海也好,不愁吃喝,這往水里一摸就是魚蝦。
“那是你沒見過海,你以為是鄉下的河呀那海可不是那么好摸的,我曾經往南邊去過,靠海的人生活得可苦呢,風吹日曬的,三十歲看著和六十歲一樣。
這誰不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