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茫然的抬起頭,然后神智歸位,聽懂了仙畫在說什么,一下子就跳了起來。那句“你胡說”堵在嗓子眼里,差點就要沖口而出。
但很快,趙匡胤似乎想到了什么,臉色變幻,表情一下子就變得奇怪了起來。旁邊的趙普也像是想到了什么,神色同樣精彩。
趙匡胤是北方發家,一開始的核心團隊都是北人。這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
他自己呢,覺得南方人心思細膩,性格過于柔弱,帶頭在朝內搞起了地域歧視,明著說堅決不用南人為相。
一塊刻著“南人不得坐吾此堂”的石碑被抬進了宋朝宰相辦公的政事堂內。
趙匡胤就放這兒。
幾十年后,寇準擔任科舉主考官的時候,在山東的蔡齊和江西的蕭貫之間搖擺不定。
“南方是下國,不宜多冠士。”寇準最后點了蔡齊為狀元。
旁邊恭喜恭喜寇相為中原又爭得一狀元。
又幾十年后,同樣來自江西的王欽若終于當成了大宋的第一任南人宰相。他讓人將趙匡胤放到政事堂中的石碑給搬了出去。
然后對旁邊痛心疾首的道“哎,有小吏一不小心將那石碑搞壞了,只能先搬到他處了。”從此,這塊石碑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趙匡胤的這些做法直接導致了宋朝之后南北兩派的黨爭不斷,遠超前朝,直接拖累了宋朝的內部發展,貽害無窮。
就像是著名的王安石變法,革新派與保守之爭,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南北之爭。
你說趙匡胤身為帝王,不想著彌合國內的族群矛盾與沖突,反而帶頭搞地域歧視,他是不是腦子也有點大病
天幕上出現讓百姓們喜聞樂見的表情包。地鐵老人臉
所以,也別老是只罵高梁河車神和雪鄉二圣。北宋的衰亡實際上和趙匡胤也脫不了關系
趙匡胤頹然的往自己的御椅上一坐。
他張了張嘴,想要反駁,但是卻不知該從何說起。那句話是他說的嗎是那塊石碑是他搬過去的嗎是所以,根本無從辯駁。
他不得不說,自己的確是對南人有著那么一點點的偏見的他是
北人啊不喜歡南人這不很正常的么
但是他也沒想到自己這么一搞能搞出一個后世的黨爭來啊這些后世子孫們,怎么就這么不消停啊。
趙普咳嗽兩聲,他雖然不想在這個時候去打斷趙匡胤的情緒,但身為宰相,有些話不得不說陛下,這南方也需要盡快安撫才是。
他們的根據地是在中原沒錯,南方是后來打下來的,經過這些年的統治之后才民心初定。現在被仙畫這么一講,趙普都不敢想南方那一片會是什么反應。
趙匡胤這才立刻醒悟過來,忙道對對對,要安撫即刻著人前往南方各道。這一晚上,他忙得和救火隊員一樣。明朝。
和趙匡胤一樣有地域歧視,只是是歧視的是北人的朱元璋輕輕的咳嗽了一聲。
他就很看不上北方這片土地。河、洛、關、陜被胡虜統治了那么多年,連中國祖宗的姓氏都忘掉了真是沒骨氣
還是南人有血性尤其是他鳳陽老家的人,個個都是好漢子。
于是他在明初的時候直接和南方的儒生們搞了一場“指導日常生活運動”,規定了許多瑣碎的細節,如何穿衣、如何喝酒、如何起名
就是想讓被蒙古影響的北人思想給強硬扭轉過來。只是現在看來,這運動并不怎么成功。
甚至,他連讓儒家給全民洗腦的心思都放下了,現在反倒是開始扶持“科學”來分化儒家。
真是世事奇妙啊。
在一旁的朱棣忍不住道“父皇,南北都位于大明的統御之下,對任何一方抱有偏見,都容易形成爭斗,反倒容易讓外敵趁虛而入。
他一向在北方防守,對北人倒無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