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起實驗桌上的一塊玻璃展示給兩人看“這是我之前用砂子和灰堿混合在一起,經過高溫燒制得出來的玻璃。但這東西卻無法再分解為土和水。”
胡克和牛頓的眉頭皺起。
“還有你身上的金袖扣,波義耳指了指胡克衣服上的小裝飾,黃金不怕被火燒,也無法被火分解為鹽、硫和汞,只能和其他金屬混合在一起,但是經過一些小手段,又能夠復原成黃金。
“那黃金是不是也算一種單獨的元素”
金屬經過煅燒之后,重量明顯要更重,這是為什么
胡克忍不住說道“波義耳先生,這正是因為燃素的存在,木頭木炭燃燒后,釋放出了燃素。”
“我恐怕不能贊成你的觀點,胡克先生。”波義耳道“不過,我現在也無法完全詮釋這里面的道理,但我知道這世間的物質構成恐怕并不是像四元素理論說的那樣簡單。
在波義耳之后,大家也逐漸認識到,化學真的是一門獨立的科學。他也成為了化學科學的開山祖師
但之后,這門科學的進展其實不大,波義耳的徒弟牛頓都依然還沉迷于煉金學呢。老年的牛頓將自己關在實驗室里,專心致志于煉金術。
他試圖將黃銅通過某些特定的實驗轉化為金子和銀子,還試圖研究出可以治百病的藥物。
唯一讓他和煉金術士們顯得不同的,那就是他擁有嚴密的實驗思維用多少克重的材質、進行什么樣的步驟,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得清清楚楚,仔仔細細。
后來,人們也是通過他留下的這些筆記本,才知道這位科學巨匠的老年竟然癡迷于煉金術。牛頓,也被稱為最后的煉金術士。
剛剛還有些不服氣的方士們現在一個個都不太想說話了。這的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
過了片刻,才有人道“這記錄數據,的確是個好東西。”
他們之前研究火藥的時候,也學著仙畫里做實驗那樣,精準的記錄了數字,一開始還嫌麻煩,但后來就覺察出了這種方法的巧妙之處。
后期可以通過這些記錄的東西去找出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是好用的
有方士點頭表示贊同“若不是有這個習慣,恐怕現在也得不到具體的配方。”其他人也哼哼著,沒再說話。
“還有一個就是,他們的交流倒是都很及時。”這位方士點出來,說得比較隱晦,但在座的都懂。
有交流才有進步。有方士嘆道。
這一點他們同樣是深有體會。
之前,每個人頭上都懸著一把刀,戰戰兢兢的,生怕倒騰不出火藥就要被殺頭或者是被關在這里永不能見天日。所以大家也就鉚足了勁,一下子變得不藏私了,互相合作,這才把火藥給弄出來了。
換成以前,誰要是有了一個好的丹方,那絕對是藏著掖著,不會給同行看的。
讓他們看了,自己還怎么在貴人面前獻技呢而且道家講究避世,真正煉丹的高人們很多都在深山里面躲著呢。
有方士猜測“他們交流如此大方及時,我估計也是因為環境更加寬松。各種什么科學院、學會,就和商會一樣,總能有點用處吧
在方士們討論得火熱的時候,帝王朝臣們其實也注意到了這件事情。
“陛下,鼓勵這種純學術性的集會,還是很有必要的。趙普對趙匡胤道,如要興盛科學,同樣需要廣開言路。
另一位宰相沈義倫也
表示贊成。
有一位戶部常與錢財經濟打交道的大臣甚至還提到了這一點對于第一個發現和發明東西的,必定要有所獎賞才行,不然誰會愿意把自己想到的知識公布出來呢
或為名,或為利,總得沾一頭吧。
太子李德昭問那如何確定他的確是第一個發明和發現的人朝臣們陷入到了思考當中。
仙畫在繼續新的內容,他們便也將這些延伸出來的問題先放到了一邊
直到波義耳死了幾十年之后,法國的拉瓦錫發現了氧氣和氫氣,直接摧毀了四元素理論的基石。
拉瓦錫,一個獲得了律師資格但是對自然科學很感興趣的人,有一天,收到了自己好友普利斯特里的來信。
拉瓦錫拆開好友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