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拉瓦錫
普利斯特里是一位化學家,在寒暄之后他說道,最近,我在一個實驗中發現出了一種神奇的氣體,它可以讓已經熄滅的火柴復燃。
隨著他的講述,天幕上出現了實驗的畫面。
實驗人員點燃一根木柴,然后熄滅它,再打開裝滿了氧氣的瓶子,將已經熄滅的木柴伸了進去。那根木柴竟然重新燃起了火花,迅速的燃燒成灰燼。
普利斯特里道“我認為這種氣體可以更好的吸收燃素,所以才起到了助燃的效果,我將它命名為脫燃素氣。
普利斯特里雖然發現了氧氣,但他并不認為這是一種新元素,還是堅定的站在四元素這一派,
拉瓦錫和自己的妻子瑪麗一起重復了這個實驗。拉瓦錫收到信之后,對這個產生了興趣。他和妻子瑪麗也設計了自己的實驗。
他們用一個曲頸瓶裝了銀白色的汞,放在火爐上加熱,而曲頸瓶的小口則用玻璃鐘罩罩著,又在四周裝滿水。
小小的火苗燃燒,銀白色的液態汞上面慢慢的形成了一些粉色的粉末。粉末越來越多,而玻璃鐘罩里開始進入了五分之一的水。
到了第十二天,一切的化學反應似乎停止了。瑪麗問他“可以了嗎”拉瓦錫搖搖頭“再燒幾天。”
他們又加熱了八天,但這八天里,粉色的粉末并沒有增多,
另一邊的水位也沒有再上升。拉瓦錫停止了這個實驗。
他和瑪麗去聞了玻璃鐘罩里的氣體,兩人覺得完全無法呼吸。
這是一種無法呼吸的氣體,”拉瓦錫講述,瑪麗記錄,“而且它占據了空氣里五分之四的體積。
“那我們接下來怎么做”瑪麗問他。
拉瓦錫將視線轉移到那些粉色的粉末上,“接下來看看這些東西是否可以還原,如果可以的話那就驗證了我的想法。
他將那些粉色的粉末收集起來,又一次的進行了加熱實驗。粉末又還原成了銀白色的汞,而且他們收集到了另一種氣體。
你聞一下。拉瓦錫聞過后遞給瑪麗。
瑪麗深深的吸了口氣,臉上露出愉悅的神色“讓人覺得心曠神怡,很舒適。”
拉瓦錫眼睛一亮這就是我的猜想。這種氣體它占據了空氣五分之一的體積,它參與了燃燒,被合成到了粉末里,但是可以還原出來。它同時也有助于呼吸。
瑪麗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我認為你說得對。”拉瓦錫通過自己的二十天實驗得到了氧氣和氮氣
拉瓦錫認為氧氣是一種單獨的元素,正是因為了有了氧氣,物質才會燃燒。他向巴黎科學院提交了燃燒概論,闡述了自己的這個發現。
同時,他還發現了化學的能量守恒定律。
為什么金屬煅燒之后,會比未煅燒之前還要更重”拉瓦錫在巴黎科學院里面侃侃而談,“因為氧氣
“氧氣主導了燃燒,并且轉化為了金屬煅燒物里的一部分。”
各位,空氣由氧和氮組成,氣并不是一個單一的元素四元素說是錯誤的科學院里的其他人擰眉道拉瓦錫先生,您的這個理論實在是讓人有點難以接受。拉瓦錫平靜的道“我可以做實驗證明。”
拉瓦錫通過實驗證明,金屬煅燒后多出來的質量,正好是空氣里氧氣減少的質量。大家這才不得不相信,或許,拉瓦錫才是對的。因為,不管你覺得如何如何,實驗結果騙不了人。
氧元素、和化學反應中的能量守恒定律,就這樣讓流行了上千年的四元素說逐漸成為過去
。拉瓦錫逐漸在化學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后來又寫出了化學基本論述,一舉奠定自己“現代化學之父”的地位。
百姓們看不太懂這個實驗,但是他們很會抓字眼。
也就是說,空氣里還有好幾種氣,是這個意思吧
鐵匠們一拍大腿“雖然俺沒聽懂,但是俺可以作證,金屬煅燒之后,的確是要比沒煅燒之前重一些
原來竟然是因為空氣的一部分進入到了其中嗎
“那氧氣是不是之前用那轉動的爐子煉鋼的時候提到過的東西”
應該是。
大家很是新鮮的轉頭看向自己的四周,明明是什么東西都沒有,這些科學家們怎么就能夠斷定這是氣,而且還是兩種不同的氣混合在一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