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周。
上官婉兒蹙眉“西方人都用了這么久的電,難道不應該早早的想到修建發電廠嗎”結果還要以祝壽為名義。
太平公主已經對清末時的朝廷很了解了,百般看不上。
她嗤笑一聲“若是他們有這個覺悟,就不會讓西方人的軍艦在華夏的土地上耀武揚威了。”人和人是不同的。
就像同樣是掌權者,她的母親和那位慈禧太后就完全不同,簡直是天地之別。他們的祖宗,李世民唏噓的卻是華夏與美國的強烈對比。
他的這些唐人后代們過得很是慘兮兮啊。
看得他的眼眶都有些酸。
心思細膩的二鳳簡直要為之而流淚了。
“可以沒有,但不能有比較。”洞悉人心的房玄齡緩緩道,同樣為了華夏的新“朝廷”掬了一把辛酸淚。
太難了
想象一下,如果現在的大唐和突厥之間互調一下。
突厥有著讓萬邦來朝的王城,天下商人云集,文采錦繡之地,而大唐卻荒涼窮苦。房玄齡都不敢想下去。
李世民可能和他心有靈犀,也想到了這一點,眼中閃過深意“但是,我們的這些后世子孫們,沒有一昧的向往更加繁華風流之地,反倒是紛紛從那邊歷盡艱辛的趕了回來。
他還記得在之前幾期毅然選擇回國的科學家們。
他們舍棄更優厚的薪資和條件,只是想要回到祖國,只是想要建設祖國。李世民震撼于這種凝聚力。
飽讀詩書的國子監祭酒說了一句“輝煌和苦難都能讓人永遠銘記。”李世民挑眉,緩緩頷首。
華夏他喃喃道,咀嚼著這兩個字的含義。
若有一天,他的大唐,子民們也如此勇敢如此堅定如此熱烈,
那大唐就不會倒
1953年,咱們啟動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領導人們正坐在一起,探討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內容。
一個湖南口音道“最重要的當然是集中力量進行工業化建設嘛,我們的工業,比起美國和蘇聯老大哥還是差得有些遠呀。
“要進行工業化建設,有一個很關鍵的就是電。”另一個慢悠悠的儒雅聲音補充,沒有電,什么工業化都別想要完成。
所以,當務之急是把咱們的發電量給提上去。
“先別想家家戶戶都通電這樣的長遠目標,好歹要先把那些工業城市的電給堆上去。別這邊正生產著呢,結果一下子斷電咯。
我贊成。
我也贊成。
第一個五年計劃就這樣定了下來,和基建有關的主要就是路以及電力系統。
到了1957年,咱們超額完成了任務,然后開始了第二個五年計劃、第三個五年計劃。到如今,
已經是第十四個五年計劃。
而電力電網的建設,一直都是五年計劃中的重要部分。
在慶祝國慶的一些節目中,有老電力人接受過采訪。
“那個時候,情況真的很不樂觀。”
咱們的第一條110千伏輸電線路是1955年的時候才有的。這比國外同等級要晚了將近50年
后來,又有了第一條220千伏的線路,主要是用來恢復遼南地區的工業生產需求。當時世界上同等級的電路已經問世31年了
“但沒辦法呀,只能硬著頭皮往上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