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仙畫不會每次提起來就一副詼諧打趣的語氣。
贏政垂下眼,心里不是不失望,隨即又坦然。
算了,早已經接受這世界上沒有神也沒有長生之法,如今這一遭已經比之前要幸運多了。他覺得自己也仿佛重生了一次。
而在相對論里,愛因斯坦還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原理,那就是質能等效原理。
這個原理的內容簡單說就是質量可以轉化為能量,而能量也可以轉化為質量。而在牛頓力學里面,質量和能量是分離的。
愛因斯坦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公式來詮釋這個原理大名鼎鼎的質能公式ec。
和之前的各種公式一個待遇,路小柒給上了詳細的標注。
當然,她自己其實是看不懂的,也不指望她的科普對象們能看懂畢竟,能看懂這個的人也不需要科普,只是出于一貫的嚴謹和完整性罷了。
這個公式說明了為什么在高速運動中的物體具有更高的能量。因為當物體運動的時候,它的質量會變得更大。
現在我們經常會在前沿的科學新聞里面聽到的“粒子加速器”就是源于這個原理,加速的粒子才能夠產生高能的粒子束。
它是粒子物理學的基礎。
而用加速器獲得能量更高的射線束,再來轟擊原子核,從而引起核反應,也成為了研究核能的重要手段。
所以,這個公式也是核物理的基礎。
蘑菇云升騰而起
,仙畫中又一次出現了地動山搖的原子彈爆炸。路小柒小偷懶的把化學視頻里的一些片段給直接剪輯了過來。
原來和他有關系呢
這原子彈爆炸,古人們也已經看了得有個三四回了,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依然震撼于它的威力。
“還好咱們現在沒這東西,”有人忽然慶幸道,不然就這么一顆扔下來,誰能跑得了現在要是打仗嘛,大家還能逃一逃。要有了這樣的武器,能往哪兒逃果斷麻溜兒的投降或者是等死吧。
為什么現在都說愛因斯坦是“原子彈之父”除了他的理論基礎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原子彈的項目是他一手推動的。
大家都知道他是猶太裔嘛,當時有一大批德國的猶太裔科學家們逃到了美國。
二戰開打,納粹開啟種族清洗,大肆屠殺猶太人。
愛因斯坦和另外幾位猶太裔科學家們就坐不住了。
二戰爆發后,愛因斯坦、西拉德以及薩克斯幾位猶太人感到很焦慮,日常關心納粹的新聞。他們主要是擔心納粹已經得到了最新的制造核武器的科技。
這種擔心在他們看到一位自己相熟的厲害的科學家林德伯格接受了納粹勛章后達到了頂點。“他不是我們的人。”西拉德有些絕望,絕對不能讓納粹搶先發明出原子彈。這將會毀了整個世界。
為此,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譽的愛因斯坦給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寫了一封信。而薩克斯則負責游說羅斯福。
最終,羅斯福回信給了愛因斯坦,認可了他關于鈾元素建議的可行性,開啟了空前規模的“曼哈頓工程。
開始全力投入到核武器的研制當中。
不過,愛因斯坦并沒有加入到這個計劃中來。真正的原子彈以及各種核物理學上的推進,主要還是依靠其他的物理學家們。
當二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愛因斯坦和西拉德等人又都開始反對繼續使用和研究原子彈。
但只能說,科學家們還是太單純了。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開后,又怎么會那么容易被關上呢
1945年7月26日,美國、英國和中華民國提出波茨坦公告,
督促日本盡快投降。日本拒絕接受。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
美軍作為對珍珠港事件以及后續日軍瘋狂抵抗的報復,以及為了讓日本盡快投降,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分別投下了一顆原子彈。
蘑菇云在日本本島升起。
在令人炫目的白色閃光過后,兩個城市立刻淪為了焦熱的火海。方圓十四平方公里內,六萬棟房屋被摧毀。
接任羅斯福總統之位的杜魯門發表講話“我們花了20億美元進行了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賭博并贏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