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的投放,讓日本終于決定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發布了終戰詔書。
“日本投降了”
消息傳回華夏國內,無數百姓們跑到大街上慶祝,喜極而泣。全國各地,一片歡騰。
u主身為華夏人,無法站在圣母的角度說廣島以及長崎的百姓何辜畢竟,他們或許是無辜的,但是華夏死去的千萬人、上億人也是無辜的。
就以江西一個省為例,民國初年將近三千萬人口,而建國時只有1300萬
一寸山河一寸血
無數的場景被拼接在了一起。
他們是在日軍的刺刀下死去的普通百姓,包括了男人、女人、老人、孕婦、以及小孩。是告別了家鄉父老,毅然參軍的戰士們。
是在戰場上英勇抵抗日軍,最終壯烈犧牲的烈士們。是在后方為華夏搖旗吶喊,籌措物資的愛國文人和商人們。
但對于愛因斯坦以及參與曼哈頓工程的那些科學家來說,遙遠的東方只是出現在報紙上和新聞里的幾句話。那里的百姓和他們沒有什么關系。
所以,他們對原子彈帶來的巨大傷亡覺得很震驚,并且開始后悔。
西拉德寫下了短篇小說,名字就叫我以戰犯的名義受審。
愛因斯坦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說“當初如果知道德國其實造不出原子彈,我連一個指頭都不會動。
在晚年,他的態度更加明確“我今生最重大的錯誤之一,是簽署了給羅斯福總統的信,建議他制造原子彈。
這個問題的是與非,功與過,就交給后人去辯論吧。反正
,對于咱們來說也很簡單,那就是別人有的,咱們也要有。
天幕下。
很多人都知道后世的華豆有一段這么的凄慘的戰爭時期,但不知道原來慘到這個程度。江西,在古代是錦繡之地,江南西道。
鼎盛之時,滿朝文武半江西。
一半的人口”這些人想到后世自己的家鄉居然如此慘烈,牙齒都要咬碎了,“一千七百萬一千七百萬吶一個個,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命
更別提還有其他地方的。
這原子彈難道不該扔嗎有人重重的哼一聲,差點將手中的杯子捏碎。民間也大多是義憤填膺的憤憤之聲。
“就是他們的命是命,我們的命難道就不是命”
該
這當然是功怎么會是錯
甚至有偏激一點的,嘟囔道“就應該多扔兩顆。”
這時候的老百姓們可不管那么多人性和反戰反思什么的,主打一個有怨報怨,有仇報仇的樸素情感。
帝王和朝臣們則認可最后一句話。
不錯,別人有了,我們當然也得有不然,如何保衛自家的疆土恐怕是會飯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
這時候再想想像之前提到的錢學森等歸國科學家,就更明白為什么他們的地位在后世會如此崇高,會如此受到重視了。
必須崇高必須重視
繼續回到愛因斯坦,他有多天才呢
在發布質能等效原理的前一天,他寫了一篇論文,叫做論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第二天,就又寫了一篇論文,就是剛剛說的這個公式。
愛因斯坦在不停的寫。
似乎沒有遇到任何遲滯,也沒有遇到任何難點,一氣呵成。這兩個發現都是諾獎級別的,而愛因斯坦兩天發表兩個
后來,他又發表了廣義相對論、這同樣是世界級的成就。但因為這些理論都太超前了,所以諾貝爾獎甚至只頒發給了他所發現的光電效應。
當時有一句話,“全世界只有兩個半人懂相對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