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是這些花,據研究說90的植物葉片的排列方式涉及到斐波那契數列。
而且,這個數列的前一項與后一項的比,如果數值越來越往后,越來越大,那它們之間的比值就會越來越趨近于一個數字,0618033988。
對,這就是大家都熟悉的黃金分割率
一個漂亮的蝸牛殼出現了。
在蝸牛殼之上,有著明顯的螺旋曲線。
祖家。
祖眶眉頭擰起“黃金分割率”
他琢磨了一下這個數值,并不難理解,但是為什么是蝸牛殼仙畫的每一個畫面都不是沒有意義的當然,若是路小柒知道他們的這個評價,絕對會誠惶誠
恐、感激涕零。
他思索之后,依然覺得不解,回過頭去看向自己的父親。知子莫若父。
祖沖之凝神一想,用手中樹枝在自己身前的沙盤上畫下蝸牛殼上的曲線。沒想到,這越看就越入神。
這樣一道似乎看上去很簡單的曲線里面卻仿佛蘊含著很大的道理,就像他之前一直在追求的圓周率一樣。
祖家的小輩們見祖父如此入神
,好奇想要開口詢問,卻被祖眶制止了。知父莫若子。
他知道,這是自己父親又想到了什么東西,這時候千萬不要去打擾他。
黃金分割,影響最深的并不是什么科技相關的領域,反倒是藝術領域。
很神奇的一點,但凡是符合這個比例的東西和物件,總是給人帶來的天然的美感。而這種美感,不管你是不是懂得數學,都能察覺得到。無數的名畫閃過。
盧浮宮的講解員指著墻壁上的蒙娜麗莎道
如果用黃金分割曲線來框定的話,螺旋起始點正好是在蒙娜麗莎的鼻子上。她的三庭五眼的比
例也符合1:0618的黃金分割比。
還有同樣被收藏于盧浮宮的斷臂維納斯雕像,也符合這個比例。雅典神廟、巴黎圣母院的長寬比,都和黃金分割比吻合。即使是電視機,也是16:9的長寬比看上去最給人舒適感。
還有各種攝影的構圖、各種工業產品的設計,無數經過美學考驗的物品在仙畫中閃過。它甚至廣泛的存在于音樂之中。
就好比咱們華夏古時候文人雅士們愛好的古琴,就和數學里的這一數值密切相關。古琴聲響起。
制琴師正在細心的打磨琴身。
“我們在制琴的時候是很講究的,底板和面板的比重保持在0618左右,其實這就是黃金分割比。
他又將弦一根根的安上去然后調音
“我們古琴譜中有很多曲子,最高頻的音往往也在全曲23的地方,這也是黃金分割點。另外,古琴的13個徵,其實都可以通過數學的這種計算而得到,確定每個音的音高。
“當然,有經驗的師傅可能就省去了這個步驟。”
一位數學家點評道“音樂是波,所以從本質上來講,它就是正弦函數。每一個音符的振動,就是不同的s波,你所聽到的音樂的組成,本質上就是一堆正弦函數的組成。”1
數學與宇宙、數學與自然、數學與科技、數學與藝術。數學幾乎無處不在。
所以,看到這里,想必也不會再有人問,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我們普通人,當然很難成為數學家。但學習數學,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