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旁觀的人群像是墻一樣,將道路堵得死死的。一箭飛射而出,正中前方標的物。
好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叫好聲。
西漢。
董仲舒的面色有些古怪。
此時,他本正與新收的弟子司馬遷一起研究經卷典籍,一時忘記了時辰,猝不及防的遇到了仙畫開播。
司馬遷的眼睛亮閃閃“我聽聞孔子高大,長九尺有六寸,果然如此。”
董仲舒幽幽的看向他“此人不過是伶人扮演而已。”
司馬遷佯裝沒聽見。
不管,這就是他心目中的孔子。
他噗嗤一笑,見董仲舒望過來,忙道歉“老師,我只是想到了仙畫之前對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解讀。
把人打得快要死了,他說話就好聽了。董仲舒黑臉
司馬遷見狀輕咳一聲,擺出端方模樣,嘆道“君子六藝,如今能夠真正踐行的,可也太少了。
有幾個能文武雙全,那得是舉世無雙的人物才行啊
其他朝代的書生們同樣憤憤道“這是看不起我們讀書人”“就是,平日讀書已經夠累了,哪還有時間去練其他”“而且,窮文富武,這射箭騎馬駕車可不是誰都能練得起的”
有人幽怨道。
就連古琴,也都是有錢人家才能有的喜好。
這時候
才有人反應過來所以,之前的是貴族教育,而現在的是精英教育這就是區別。
時間到了西漢,這個時候也有一個很重要的轉折點。那就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這個政策對后世造成的壞處我們之前講了一堆,這次來講一點它的好處,那就是它推動了漢代學校教育的發展。
儒家重教化嘛,而且當時的發起人大儒董仲舒正是一位出名的教育家。
這個時候,涌現出了很多的官學以及私學,還有各種大儒們的經館、精舍等等。可以說,選擇性還是蠻多的。另外,漢武帝求賢若渴,開始將官學和取士開始聯系起來,更是促進了教育的發展。
一群漢朝的學子正在大儒開設的經館中高談闊論,對時事以及典籍發表自己的看法。待到尾聲的時候,大家開始討論起自己的去處。
一些人拿到了師長的推薦信,打算去太學繼續進修,為日后的出仕推舉做準備。
一些人則打算直接拜師在大儒門下,成為親傳弟子。
還有一些人打算回到家鄉,在庠、序里謀一個講學的職位。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
養士皆學儒經,取士皆選儒生,這樣的選人準則大概就是從這里起的,而且深刻的影響到了后面的科舉制度。
可以說,整個華夏王朝,成也它,敗也它。是非功過,難以說清。
再插一句,孔子明明強調君子六藝,里面就有“數”,那為什么最后數學卻淪落至此果然還是因為不會數學的才是大多數吧
天底下不會數學的人和被數學折磨得痛不欲生的人都覺得自己的膝蓋上像是中了一箭。
說得太對了
他們簡直恨不得讓數學在自己的生活中從此消失但這是不可能的,而且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
有人哼了一聲,哀怨道“路小柒這句話簡直就是從牙縫里面擠出來的,想來她的數學肯定也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