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吃飽飯,能看得起病,能有書讀,民間之百姓無非也就是盼著這些,誰能做到,對他們來說誰就是活菩薩。
太平眼中閃過深思。
“母親,”她對武則天道,“如今的女校招收的都是朝中百官和世家大族之女,幾年運作,兒臣也已有些經驗。”
武則天看她一眼“你直說吧。”
太平道“我想將女學的經驗推廣到各州縣。”
針對貧困女性這一條她暫時做不到,但擴大女學的規模她覺得是可以試一試的。
武則天并不直接應諾“明日可放朝會上討論。”她撫摸了一下女兒的云鬢,提醒她“你準備好了嗎將會有無數的老頑固和衛道士們跳出來和你爭辯。”
太平挑起眉“我不怕。”
武則天嘴邊露出微笑,點點頭“很好。”
除了皇宮,在其余各地的深宅府邸之中,也有很多貴夫人忍不住道“若是能有此女校,有如這位張校長這樣的人,我必定是要捐錢的。”
行善積德,而且這位張校長,看著就讓人覺得尊重并且信任。
“不錯,誰說咱們女人就不能
讀書我偏要”
有性格比較活潑,
腦子里主意也比較多的,
甚至提出來“咱們不妨也學學這張校長,也成立一個女校,若是真能辦成,也算是功德無量了。”
辦學,本來就是格調很高的一件事,在眾人看來也都是贊賞更多的。
如今朝廷已經有官方的女校,即便她們再開女校,也不會引來什么非議。
她這番話說出來,倒是引得一些人附和“這個主意好,我也覺得咱們可以試試。我先捐個五百兩。”
“我最近手頭緊,但三百兩還是可以拿出來的。”
一時之間,大家紛紛捐款,幾下子就拿出了一大筆辦學善款。
如此這般,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一些時空中倒是冒出來了不少后來赫赫有名的女校。
這是后話。
秦朝。
嬴政對于女校已有安排,他吩咐身后筆吏記下“先于咸陽設置,若無問題,則在各郡縣推行。”
一般來說,這就已經是他的定論了,只要不是群臣大規模反對,就只待擬旨。
士卿群臣并無不從。
他們剛剛已經辯論過一輪了。
聰明的已經打算把家中女孩送進去了,而保守的也被人斥責“低素質的母親養出低素質的孩子,你難道也想讓大秦陷入到這樣的惡性循環中嗎”
詰問的人自然就閉嘴了。
嬴政對斥責的人露出淡淡的滿意之色。
大秦的人口數量本來就比不上后世,而女人又占據了其中的一半,連女兵士都有,讓女人上學似乎也并不是什么不能容忍的事情。
況且,自他拋棄了愚民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后,他現在對“提高國民素質”這件事情已經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