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低素質的母親養出低素質的孩子,那的確是一個惡性循環。
為大秦之未來計,女人也該讀書認字才好。
華坪女高實行“紅色教育”,管理嚴格,講究吃苦奉獻,但同樣也不乏溫情。
五點半,喇叭聲響起,女孩子們就要爬起來開始晨讀。
稍有磨蹭,就能聽到張校長的聲音時不時的在小喇叭里響起,并不溫柔,反而是嚴厲的“傻丫頭,快點兒”
她們穿著紅色的校服,仿佛雪中傲然開放的紅梅。
她們在教室里一起學習,在操場上一起跑步,一起歌,一起上思政課,留給吃飯的時間都只有十五分鐘。
直到深夜,才回到宿舍。
而張校長,從早到晚,都會在一旁陪伴。她甚至也住在學生宿舍里面,不顧自己病痛漸重的身體。
在一開始,即使是中考分數沒過線,但只要你愿意學愿意讀書,也能進去繼續讀書。
第一屆入學的學生中考成績普遍不好,張校長對那分數都有些愁,但三年后,她們的高考成績百分之百上線,還有幾個女孩子考上了一本。
現在,
40
,
對那些為了黑而黑的人來說,只要你不是人人考上清華北大,那就是沒用的,你這學校根本沒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對此,u主只想說,滾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個什么東西
一個碩大的豎著中指的微笑小人表情出現在了天幕上。
張校長提倡女孩子獨立自主,有自己的工作,可以自己養活自己,不依附別人而活,可以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出作用,做出貢獻。
這是她覺得女孩接受教育的意義所在。
華坪女高的十幾屆畢業生,走出了教師、醫生、軍人、警察、白領她們的人生和沒有進學校之前截然不同,有了光明的未來和更為安樂順遂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她們有了獨自面對困難和坎坷的勇氣以及底氣。
在畢業生們為母校拍攝的視頻里。
有的女孩穿著白色的醫生大褂;
有的穿著警服和軍服對著鏡頭干凈利落的敬了一個禮;
有的戴著眼鏡,看上去文質彬彬。
相同的是,她們的眼里都有著光,眼神也不再怯懦,透著能夠掌控人生的自信和堅定。
有工作,有本事,即使是摔倒了,也可以立刻再爬起來。
就好像她們的校訓所說的那樣,成為高山而非溪流,成為人杰而非草芥。
唐朝。
已經在醫院實習了一段時間,比之前沉穩了不少的孫英娘忍不住站了起來,有些驕傲的拍了拍自己的胸口
“說得不錯,有工作有酬金,那可是比以前要有底氣多了”
以前就算是家中開醫館,但也要愁著萬一要是找的夫婿不行,那下半生怎么辦就好像她的人生是要由那個從來不見面的夫婿來決定的。
憑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