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一張古典油畫的畫像出現了。
畫像上的男人,有著淡金色的一絲不茍的披肩卷發以及微微皺起來的嚴肅的眉眼。
天幕下的很多百姓,尤其是當時看物理篇看得如癡如醉的那些人,幾乎是一下子就想了起來
“是那位牛頓”
“艾薩克牛頓我記得當時路小柒提過他曾經擔任過鑄幣廠的工作。”
“我也記得,但我以為他只是個閑職。”
“不用懷疑,天才放到哪兒都會是天才。”
在大家的熱切議論里,仙畫也為那些還有些迷茫的人們揭曉了答案
是的,艾薩克牛頓我們在物理學上的老朋友,在這次英國幣制改革中充當了重要的角色。
在牛津深居簡出做著研究的牛頓收到了自己的朋友和粉絲蒙塔古的來信
“我非常高興,終于可以向您證明我對您的友誼,以及國王對你功績的賞識”
在信里面,蒙塔古邀請牛頓出任鑄幣局監督一職,這個職位可以為他帶來每年500到600英鎊的豐厚收入。
蒙塔古知道他的顧慮,在信中貼心的為他做出了解答
“這個職位的工作量并不繁重,您完全可以在工作之余繼續做著您的研究,甚至保留您在三一學院的教職。”
這么豐厚的條件,牛頓完全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他很快就收拾行李開始趕赴倫敦,履行自己的新職位。
雖然蒙塔古說鑄幣局監督的工作量很清閑,但生性嚴謹的牛頓還是把自己研究學術的熱情和認真投注在了這個上面。
在這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英國的幣制。
英國一開始的幣制呢,其實和華夏是差不多的,也是發行錢幣,在中世紀的時候以銀幣為主。
不過,不像咱們直接用銀兩作為貨幣名稱,英王朝將他們發行的錢稱之為“英鎊”。
路小柒簡單的介紹了一下當時英格蘭的貨幣體系。
英格蘭的鑄幣權在王朝的手中。
一英鎊,實際就是一磅白銀的價值大概等于333兩白銀所以英鎊之前被寫成“英磅”。但這只是貨幣單位,并沒有實際的貨幣,因為老百姓們日常很少用到。
他們更常用的是先令和便士。
一英鎊等于二十先令,而一先令等于十二便士。
最小單位的銀幣,也就是便士,240枚堆積在一起,就是一英鎊。
看到了沒他們的貨幣其實是和白銀掛鉤的,因此也被稱為“銀本位”。
因為設計上的不合理以及鑄幣技術的局限性,很多人呢就瞄上了這些銀幣,他們用剪子將銀幣的四周剪下來,然后再轉手賣給其他人,或者是自己將收集到的熔成新的銀幣。
而被剪的那一枚銀幣,價值卻不會發生變化。
只要銀幣中間的數字不變,一先令就依然還是一先令。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前赴后繼的挖官方的墻角,甚至誕生了很多以此為生的組織。
在巷弄昏暗的地下室里,一堆堆銀幣被送進來。
熟練的工人們抄起大剪子,拿起一塊銀幣咔嚓幾下就將它的邊角給剪了幾條下來。
這些被剪下來的“邊角料”被集中在了一個框框里,然后做好偽裝,送到了倫敦城外的冶煉工坊。
在高溫下,它們重新還原成了白銀。
而被剪了邊角的便士和先令們,又回到了市場上,重新進入到了每個人的口袋里。
似乎還能用,但無論是外觀還是實在的白銀含量,都與之前截然不同。
漢朝。
漢武帝劉徹邊看邊恨得牙癢癢的,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所鑄的錢在民間被那些貪得無厭的豪強們甚至是心懷不軌的藩王們所仿造,不僅得來的利益進了他們自己的錢袋子,而且還攪得民間一片混亂。
他好不容易把鑄幣權收回到朝廷手上,可不是為了看到這樣的場面。
他對桑弘羊道“此等賊子,可恨可殺定不能輕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