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烽回以笑容。
美人,醇酒。
享樂,讒言。
他盼著兩百年前的烽火再起,焚燒上京城,顛覆背信棄義之人的江山。
傍晚時分,喜烽離開西苑。途中遇到幾張熟面孔,看一眼來時的方向,都是會心一笑,彼此心照不宣。
驛坊內,天子旨意陸續送達。
如眾人所料,晉國打開局面,天子不可能再壓下請封奏疏。如越、齊、楚等國的公子接連受到冊封。但直接封侯掌國印僅林珩一人。
侍人離開后,驛坊內一片歡聲笑語。
哪怕敵對的國家,今日也不會找麻煩。眾人都是喜氣洋洋,互相道一聲恭喜。今日之后,眾人將陸續啟程。
下一次再遇或許仍在上京,也或許是陳兵邊境戈矛相見。越國大夫最先動身。臨行之前,他特地找到雍檀,傳遞楚國異動的消息。
鐵箭
“正是。”
越國消息靈通,耳目遍布天下。
雍檀不懷疑對方的話,沉思片刻,當即命人準備行裝,提前一日離京。此非善地,不宜久留。
兩人見面之后,雍檀突然改變出發日期,事情非比尋常。
附庸越、晉的小國抓緊收拾行李,緊跟著兩國的隊伍出發,頂風冒雪馳出上京。楚國使臣落后少許,刻意同前者拉開距離。
出城后,楚國大夫坐在車上,拿出公子項傳來的書信,細讀上面的文字,神色愈發嚴峻。前方城邑換馬,速歸國
諾
各國使臣離開上京奔向國內時,肅州城外的冬獵仍在繼續。
日暮時分,狩獵的氏族陸續歸來,戰車后拖拽數輛大車,滿載射殺的獵物,顯然收獲頗豐。奴隸清理出大片空地,堆起干柴,熟練地點燃篝火。
侍人和奴仆分別打下木樁,在篝火前搭建起帳篷。狩獵期間,林珩和氏族都將宿在獵場,冬獵結束才會回城。
篝火熊熊燃燒,照亮眾人的臉龐。
帳篷前豎起大旗,象征各家氏族。勛舊多用漆黑的木桿,新氏族喜好涂金,彼此大相徑庭,一眼就能認出。
林珩的帳前立起玄鳥旗,旗下設銅鼎,專門用來烹煮獸肉。
戰車歸營,林珩率先下車,氏族們緊隨其后。
紫蘇茯苓不在身邊,馬桂和馬塘負責林珩的湯藥。帳篷里有兩只藥爐,兄弟倆輪換看守,確保時刻不離人,不出半點差錯。
公子勇武。智陵跳下戰車,大步流星走向林珩。看到卸在帳前的獵物,由衷發出贊嘆。
“兄長,我有事同你商議。”林珩決意伐鄭,騎兵至關重要。智氏最先接觸馬具,同時握有下軍虎符,可以作為先鋒。
何事智陵心生好奇。“出兵。”林珩透出口風,視線越過智陵,落到智淵和智弘身上。
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智陵心頭一動,
正色道智氏對公子絕無二心。
“我知。”林珩收回視線,微笑道,煩勞兄長轉告外大父,我正是用人之時,族中兒郎皆可從軍。
見智陵神情微動,他扣住對方的肩膀,拉近兩人距離,壓低聲音道“兄長,往日種種如過眼云煙,今后如何,需外大父早做決斷。
機會只有一次。
抓住與否,決定智氏未來的命運。
兩人距離極近,智陵看向林珩,輕易望入漆黑的瞳孔。一瞬間如落深淵,不由得心頭一凜。“我定會勸說大父。”
林珩沒有說話,僅是拍了一下智陵的肩膀,旋即松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