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珩喚醒了他們的記憶,只是代價無比慘痛。隊伍持續行近,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此前鎮壓有狐氏叛亂,平定新氏族,今又一戰下鄭國,解決邊境隱患,林珩的聲望達到頂峰。
公子珩
國人和庶人振臂高呼,聲音傳入城內,等候在路旁的商人反倒安靜下來。所有人側耳細聽,對林珩的聲威感到震驚。商人們表情各異,心中卻浮現同樣
兩個字強敵。林珩策馬行至城下,黑騎護衛左右,隔開激動的人群。
在他身后是一輛大車,車上平放一具棺槨。林原跟隨在車旁,同樣是一身黑衣,肩頭卻沒有玄鳥。頭上發冠和腰懸金印表明他甘為臣屬,愿為公子珩驅策。
棺槨后跟著一輛馬車,珍夫人坐在車內,換下華貴的長裙,發上沒有任何裝飾,一身縞素。庸負責駕車,活下來的死士隨車而行。
鄭國不復存在,他們不必留在嶺州。跟隨林珩前往肅州,此后另有委派。
棺槨出現后,林珩抬起手臂,人群聲音漸低,直至靜默無聲。
“鄭滅,大仇得報。我奉父君歸國,葬入君陵。”他的聲音不高,但字字清晰,隨風送入國人耳中。
晉侯晚年昏庸,早年亦曾英明。如今人已逝去,一切便如過眼云煙。眾人沒有出聲,而是沉默地退后,主動讓出一條通道。林珩踢了踢馬腹,戰馬向前邁步。
隊伍繼續前行,穿過人群進入城門,踏上城中街道。城外陷入靜默,商人們聽不到聲音,都是忐忑不安,未知到底發生何事。
怎么回事
為何突然無聲
就在這時,一隊黑騎穿過城門出現在眾人眼前。馬上騎士翻轉長矛,鋒利的矛尖斜指向下,行進間排開人群,順利拓寬道路。
唯恐長矛戳在身上,商人們本能向后退,不敢有任何異議。一時間人潮擁擠,不少人被踩腳,抱怨聲此起彼伏。
黑騎不管不顧,對這些表面市貨背地里刺探情報的商人毫不客氣。
數十騎策馬奔馳,中途分開左右,時刻警惕四周,提防有心懷叵測之徒。
抱怨聲沒有持續太久,突兀地夏然而止。
隨著林珩出現,眾人都似被釘在原地,當場瞪大雙眼,不約而同倒吸一口涼氣。
馬上之人便是公子珩
姿容俊逸,凜若冰霜。
乍一看似利刃出鞘,刀鋒森冷,隨時將要飲血。
絕世之姿,虎狼之兇,風采不遜晉烈公。一名頭戴黃帽,身形高瘦的老人站在人群中,仰望馬上的林珩,不自覺發出贊嘆。
“年少霸道,一戰滅國,實乃世間少有。”一
名中年商人說道。鄰國再難安枕。另一人附和。
“何止鄰國,天下諸侯必將忌憚。”又一人插言,胖墩墩的身材卻穿著一身花衣,應是來自楚、吳之地。
一名青衣商人瞥了瞥左右,目光短暫定在老者身上,又若無其事收回來,話中意味深長“最頭疼的怕是上京。
在上京時,公子珩不見圭角,歸國后鋒芒畢露,勢必會令天子忌憚,后悔縱虎歸山。提出放歸質子的執政十有八九會被遷怒。
“需盡快稟報公子。”
青衣商人退出人群,一同走出來的還有七八人。彼此互不相識,目光短暫相對,大致能猜出對方的身份,默契地不發一言。
上京不太平,執政麻煩纏身,諸侯各行其是,公子也該早作打算。商人來自齊國,奉公子弼旨意行走各國。
楚國正在內亂,諸公子紛紛起兵,氏族各自站隊,戰火燒過半境。越國也不太平,越侯遭遇刺殺,公子煜代理朝政,然國內勢力錯綜復雜,同樣舉步維艱。
晉國之前也有亂象,仰賴公子珩快刀斬亂麻,一舉執掌大權,可謂出乎所有人預料。想到公子弼的處境,商人心神微動。
他回頭望一眼遠去的黑衣公子,決意書信國內,勸說公子弼不應再縱容齊侯。當斷則斷,以免釀成楚國之禍。
進入豐城后,林珩徑直去往城東,很快消失在人群的視野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