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珩遇刺非同小可,縱然毫發未傷,蔡國也脫不開干系。蔡歡代蔡侯入貢,專為兩國結好,實是肩負重任。怎料事情發生,上至蔡侯下至滿朝文武,眾口一詞將罪過推給她,自己摘得干干凈凈。
氏族對她早有不滿,趁機派人在國內散播流言,聲稱晉滅鄭后,蔡歡心懷怨恨,花言巧語欺騙蔡侯,借入貢行刺殺一事。
其言之鑿鑿,說得有模有樣,流言甚囂塵上。蔡侯聽之任之,非但沒有阻攔,反而暗地里推波助瀾。
時至今日,蔡人皆以為蔡歡謀刺晉侯,對她心有怨恨。
不想晉國大兵壓境,她同公子原一并出現,一席話打破氏族謊言,揭穿事情真相。
“不是歡女所為”
“朝中有奸佞狡言欺君”
“是誰”
青州城被圍,城中本就人心惶惶。蔡歡的出現無疑是火上澆油,一番話動搖人心,令百里爭冒出冷汗。
他按住佩劍,緊咬后槽牙,試圖挽回局面“歡女,你休要信口雌黃”
“是不是胡說,你我心知肚明。”蔡歡言辭激烈,與百里爭針鋒相對,“如非主謀另有其人,晉侯豈會容我我的首級早被砍下,掛上肅州城墻。晉侯不懼上京,禮令行刺一樣斬首,區區蔡國他豈能看在眼里。不過是看我無辜,讓我回國抓出奸佞,肅清蔡國朝堂”
城頭一片嘩然。
相比百里爭的言詞蒼白,蔡歡有理有據,邏輯縝密,更容易取信于人。
事實正如她所言,以晉侯的霸道嚴酷,不是主謀另有其人,她根本走不出晉侯宮,早就血濺二尺,首級掛上城墻。
“真不是她”
“人在朝堂”
“莫非”
眾人的目光聚集過來,針一般扎在百里爭身上,使他臉色鐵青,牙齒咬得咯吱作響。
蔡歡乘勝追擊,言詞如刀,給城內氏族和蔡侯致命一擊“若不是做賊心虛,晉侯遣使為何會被扣押,進出不得自由無非是被當面質問,知曉真相瞞不住,變得惱羞成怒。殊不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做過必要留下痕跡,奸佞勢必受到嚴懲
”
蔡歡罵得暢快淋漓,不給蔡侯和氏族半分顏面,徹底撕破臉。
百里爭怒不可遏,卻對她所言無力反駁。刺殺晉侯能堅決不認,扣押晉國使臣無法否認。陶榮就在宮內,蔡侯派人日夜看守,宮廷內外人盡皆知。
事實如此,他仍要極力辯解,不能讓晉師出有名。
“晉使現在宮內,君上設饗宴款待,美酒美食更有美人,其樂不思歸國,怎能妄言扣押”
“我今日算是見識到什么是妄口巴舌,睜著眼睛說瞎話。”蔡歡冷笑一聲,手指城頭的百里爭,痛斥道“枉你身為百里氏,這般厚顏無恥,簡直令祖宗蒙羞”
“惡毒婦人”百里爭勃然大怒,失態破口大罵。
“虛偽老賊,無恥之尤”蔡歡比他的罵聲更加響亮,不僅是旗鼓相當,分明是壓他一頭。
盧成站在蔡歡車后,舉起一根怪模怪樣的管子。此物號稱百里眼,晉君贈于他,第一次使用就令他驚為天人,奉為至寶。
眾人被蔡歡和百里爭的對峙吸引注意力,沒留意他的存在。唯有公子原側頭看他一眼,目光在百里眼上短暫停留,片刻后移開。
對罵仍在繼續,蔡歡越罵越是暢快,整個人斗志昂揚,意氣風發。百里爭臉色鐵青,額角鼓起青筋,漸漸變得無力。
不知何時,雨勢開始變小,直至完全停歇。
天空仍是烏云密布,暗沉沉不見日光。
振翅聲傳來,一只信鳥飛過云端,在空中盤旋兩周,似在搜尋目標。
大軍中突起哨音,一名貌不驚人的軍仆舉起右臂,信鳥鎖定位置,快速向下飛落。
信鳥腿上綁有木管,軍仆利落解下,送至公子原車前。
木管上刻有玄鳥紋,打開木塞,里面是手指長的絹布,上面只有一行字蔡不放人,破城。
字體遒勁有力,鋒利猶如刀劍。乍然入目,似有殺氣迎面襲來。
公子原卷起絹布,隨手收入袖中,示意蔡歡稍停,仰望城頭首度出聲“蔡行刺我國國君在先,扣押我國使臣在后,膽大妄為,無禮之極。今日必須放歸我國使臣,隨行不少一人。交出行刺主謀,蔡侯隨我往豐地見君上,自陳罪過。”
“不遵禮,不循法,無憑無據肆意妄為,晉侯不懼上京問罪”百里爭試圖最后掙扎。
“蔡無禮在先,晉不過是以牙還牙。況我國國君得天子冊封,為侯伯,諸侯之首,能代天子出征伐。蔡侯不服才是違背禮法,不敬天子。”公子原手按佩劍,言辭犀利,令百里爭啞口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