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國君習慣了大諸侯行事,各自耐心等待。期間三兩人湊到一起,低聲討論,竊竊私語。視線掃過天子和王族眾人,諷刺、嗤笑、譏嘲逐一閃過,就是沒有半分敬畏。
四人終于結束談話,甲士迅速分散。
林珩按劍上前,看向不遠處的天子,又掃一眼地上的巫,隨意道“祭祀繼續。”
話音落下,幾名巫奴走上前,攙扶起地上的巫,將他抬到天子鼎前。
三只巨鼎送上高處,其余擺放在祭臺四周,鼎內注入清水,下方點燃火堆。
巫的傷口經過包扎,已經不再流血。他推開身邊的巫奴,沒有去看天子斬殺的公羊,而是手指疊在一起的牛首、羊首和鹿首,道“入鼎,祭。”
祭臺起在王城之外,巫卻選擇諸侯斬殺的犧牲,對天子獻上的公羊不屑一顧。此舉異乎尋常,使得諸侯驚訝不已,王族眾人更是臉色鐵青。
“慢”有王族成員想要開口,卻被身邊人按住胳膊。他不滿轉過頭,看到竟是王子歲,不由得瞪大雙眼,話到嘴邊又生生咽了回去。
巫奴聽
從巫的指揮,抬起仍在滴血的獸首,依次投入天子鼎中。
數聲悶響,鼎中砸出大片水花。水流沖刷過鼎身上的銘文,混合成血水,落入燃燒的火堆之中。
“祭”
巫匍匐在地,大聲唱誦。
他已是耄耋之年,經歷五代天子,見證上京興衰。
這一刻,他面向祭臺叩拜,伏身天子鼎前,態度虔誠無比。
烈火熊熊燃燒,鼎中滾水沸騰。
熱浪席卷,灼紅他的臉頰。灰白的發凌亂飛散,蒼老的面容上,一雙渾濁的眸子突然變得清明,精光四射。
“祭天子,祀鬼神,問卜”
巫再次唱誦,鼓樂聲起。
姬典再不情愿,也必須登上祭臺,用諸侯的犧牲敬獻上天。
目送天子的身影登上高臺,楚項突發感慨“我祖共公曾兵至上京,持劍入王宮,問鼎于天子。世人多貶其行,楚人卻引以為榮。今日我斬犧牲,祭于天子鼎,共公有靈,必嘉我。”
趙弼側頭看他一眼,當場潑冷水“若言快慰,晉王之祖更甚。”
楚項氣結,但無從反駁,索性閉口不言。
另一邊,楚煜看向林珩,沉聲道“諸侯祭天子鼎,前所未有,必傳揚天下。”
“逐鹿問鼎,終有期。”林珩仰望高處,恰遇陽光落下,天子鼎浮現金光。他轉頭迎上楚煜的視線,目光銳利,似能看透人心,“越王無有此意”
楚煜短暫沉默,隨即無聲淺笑“晉王知我。”
兩人說話時,姬典已站至臺頂。
面前是天子鼎,腳下是巍峨的上京城。
登高望遠,群臣俯拜,他曾日思夜想,夢寐以求。
如今夢想實現,他卻無半分欣喜。向下俯瞰,滿目所及俱為戈矛森冷,祭臺四周彌漫著刺鼻的血腥,朔風襲人,遍體生寒。
目光移向天子鼎,古老的銘文陡然變得扭曲猙獰。
恍惚間似有兇獸掙脫而出,向他張牙舞爪,欲置他于死地。
“啊”
姬典突生幻覺,驚叫著倒退,雙腿發軟坐倒在祭臺上。
這一幕落入眾人眼底,王室成員不由得心生恐慌。想起巫之前所言,無不心中駭然,臉色一片慘白。
距上京城百里,數騎快馬正風馳電掣。騎士從連地奔回,帶來廢王的確切消息。
在這支騎兵之后,還綴有一支隊伍,慢前者半日出發,遙遙能望見隊尾。
這支隊伍中除了越楚騎兵,還有三名王族甲士,懷揣雕刻“連”字的銅牌,俱為姬超所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