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祭祀接近尾聲。
平地突起狂風,天空烏云密布,一夕間墮入黑暗。
疾風沖城,呼嘯聲刺耳,堪比鬼哭狼嚎。
風過祭臺,席卷燃燒的篝火,火舌瞬間躥升,舔舐鼎身上的銘文,釋放駭人的強光。
巫伏身在鼎前,任憑焰光逼近,爆裂的火星濺到身上,始終紋絲不動,更不曾后退半步。
“天兆”
狂風大作,淹沒了他的話語。
近處的巫奴捕捉到聲音,卻表情木然,匍匐在地一動不動,如同泥塑木雕。
姬典正要走下祭臺,中途遇狂風阻攔,只能困在臺階上,一時間進退不能。
風越來越大,他站立不穩,突然腳下一滑從高處滾落。
“陛下”
眼見天子墜落,王子盛和王子歲駭然失色。兩人強頂著狂風艱難邁步,前后來到天子身邊,試圖將他攙扶起來。
“嘶”姬典傷到手腕,腳踝也變得腫脹。趴在地上不覺如何,一旦被攙扶起身,疼痛感驟然襲來,讓他冷嘶出聲。
王族成員縮在一旁,對姬典的慘狀冷眼旁觀。
先有犧牲發狂,后有巫言不吉,此番親眼目睹天子從祭臺墜落,眾人心思各異,看向姬典的目光極其復雜。
楚齊兩國產生齟齬,舉行這場祭祀本為調停爭端。不承想從儀式開始就狀況頻發。
諸侯國的爭端退居其次,針對上京和天子的兇兆連續發生,不免使人產生懷疑,莫非王族氣數將盡,天子德不配位,才使得祭祀無法順利進行
“來人”
“速來幫忙”
見姬典無法站起身,王族眾人竟無一上前,王子盛勃然大怒,王子歲也是怒火中燒。
無論之前懷抱何種想法,此時此刻,他們對姬典的擔憂作不得假,對王族的憤怒可想而知。
聽到二人的聲音,王族成員才似如夢初醒,紛紛走上前作勢關心。
目睹這一場景,諸侯面現譏諷,心中的想法表現在臉上,根本不屑于遮掩。
“上京,天子,王族。”林珩手按佩劍,指腹擦過劍柄上的花紋,暗沉閃過眼底,旋即隱去。
看到他的表情變化,楚煜略一挑眉,難得一言不發保持沉默。
楚項冷哼一聲,對上京王族實打實地鄙夷,很是不屑一顧。
唯有趙弼特立獨行,在眾人被天子和王族吸引注意力時,他始終關注祭臺下的巫,注視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嘈雜聲中,巫解下掛在脖頸上的龜甲,在火光中拋出,視線隨之挪移。
王族七手八腳移走天子,攙扶著他站起身。
由于左腳受傷,姬典只能單足站立。他額頭冒出冷汗,很想要立刻躺下,奈何祭祀尚未結束,他不能就此離開。
好在巫行占卜,馬上就能得到啟示。
“卜”
巫的聲音穿透狂風,清
晰流入每個人的耳朵。
出于本能,眾人屏息斂氣,佇立在風中,只等最后一片龜甲落地。
風始終不見減小,圖騰旗在風中撕扯,旗面拉扯到極限,旗桿發出危險的吱嘎聲。
王族遵循傳統,旗桿多以木制成。
擎旗的虎賁身材魁梧,因接二連三的變故心生驚慌,稍不留神沒能扶穩旗幟,竟使得旗桿脫手。
“王旗”
象征王室的圖騰旗被風吹倒,虎賁挽救不及,焦急向前撲出,竟隨著王旗一同栽倒。
這一幕發生在電光石火間,不等眾人回過神來,巫已捧起龜甲,道出卜讖的結果“兇”
兇
祭祀問于天地,卦象為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