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邀我等前來,料想已有對策”趙弼看向林珩,玉冠垂下長纓,末端綴有珊瑚,色澤艷麗,與服色形成鮮明對比。
“姬超設局,誘之以利。我意將計就計,宣廢王行徑于天下,以弱王室。”林珩這番話毫不掩飾,坦然道出自己的野心。
楚煜早有所知,手指撫摸茶盞,目光迎向對面兩人,瞳孔幽暗,隱藏刀鋒。
楚項和趙弼短暫驚訝,旋即恢復平靜。
身為大國諸侯,豈能沒有霸道之心。何況楚共公曾問鼎于天子,稱雄之心早就顯露無疑。
“疆域,人口,王城,正統。”趙弼一項項列舉,言簡意賅,相信在場之人都能明
白,“一時能止,不能長久扼制。”
諸侯結盟意不在和,而在爭,在戰,在廝殺。
姬超設下陽謀,縱然知曉他為挑起爭端,也會有人心甘情愿入局。如吳國,數年間崛起,不甘于屈居人下,極可能借機起兵。
先并鄰國,納附庸,再下盟國,以逐鹿中原,霸天下。”楚煜笑著開口,似在言吳,實則說的是楚國壯大的過程。
楚項瞥他一眼,沒有針鋒相對,而是接過趙弼的話,繼續闡明現實“諸侯相爭,不能一國霸道,則戰不止。”
王朝分封,天子強,則諸侯俯首,天下太平。一旦王城衰弱,便如今日,諸侯生出野心,勢必掀起戰火。
復仇,利益。
疆域,人口,財富。
理由多種多樣,歸結為一句話大爭之世,霸道者存。
趙弼和楚項也算是直白,在旗鼓相當的對手面前,他們沒有偽裝,也沒有故作謊言,直接揭開爭斗根源。
“縱無姬超挑撥,戰仍會起。”楚項坦言。
四人開誠布公,關于野心,關于家國利益,全部擺上明面。
他們心中清楚,終有一日,彼此間要分出勝負,或生或死。自己做不到,繼任者也要持劍,要么國滅,要么問鼎中原,霸道于世。
林珩清楚這一點,甚者,他在年少的夢中看到更多。
夢境光怪陸離,卻也令人心潮澎湃。
深吸一口氣,他的視線掃過楚項和趙弼,又看向楚煜,開口道“前朝有大祭司,以奴殉葬。史載,有鬼奴自北來,青眼黃發,不通人語,狀如野獸。殺萬余,筑骨塔,斬首殉葬。”
“確有此事。”趙弼和林珩一樣好讀史書,知曉這段記載。讓他費解的是,林珩為何突然提起前朝舊事,與如今有何干系
“鬼奴北來,其不同于羌狄,不類戎夷,也不似蠻。”說到這里,林珩頓了頓,留給幾人思考的時間,“草木有根,江河有源,人有故土。其遠道遷徙,應來自荒漠之外。”
“荒漠之外”
包括楚煜在內,三人同時愣住。
在三人的認知中,中原為天下中心,四境之外盡為不毛之地。
林珩的話如醍醐灌頂,洞穿屏障,強勢沖擊他們的認知,迫使他們拓寬視野,對“天下”有了新的認知。
見三人陷入思考,林珩突然站起身,從屏風后拉出一張木架。
木架頂端捆扎一卷布,他抬手拉住系繩,用力扯開。布卷向下垂落,鋪滿整張木架。
楚煜三人定睛看去,不由得瞪大雙眼,屏住呼吸。
眼前赫然是一幅輿圖,只是與曾見的輿圖截然不同,中原乃至諸侯國僅占方寸之地,被更廣闊的陸地海洋包圍,徹底打碎了他們的認知。
這幅圖是林珩夢中所見,由他親手繪制。
歸國之時,為爭取助力,他曾示于國太夫人,此后便藏于深宮,再無人見過。
今日展示給三人,意在展示天下之廣,問鼎中原并非結束,不過是。
“國戰不可避免,我等終要分出高下。然天下之廣,非局限舊地,我意在告知諸君,諸侯為敵,終我族類,廝殺不可避免,濫殺絕不可取。有人方可守土,守土才能開疆。”
林珩手指輿圖,言辭振聾發聵。
說話間,指尖在圖上勾勒,廣大的疆域,囊括數個中原,足以令人怦然心動,心馳神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