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不對付的人很快要離開,子孫后代將遠離王城,甲長心情大好,率人登上城頭,腳步無比輕快。
隨著門客四處活動,不斷登門,有人接受招攬,也有人堅持留下。凡愿意離開之人都是拖家帶口,甚至是全族跟隨。
不出意外地話,這些人將成為王子歲的國民,天然擁有國人身份。如能立下大功,跨越階級也不在話下。
此外,開國需有國相和三令,王子歲主動登門拜訪,人員很快湊齊。
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相的人選上,他沒有偏向母族,而是選擇了刁完的族人。
“歲慕刁氏之名,誠心相邀。”
經歷過宮變,多數人都能看出刁完和單信背后站著大諸侯。之所以選擇刁完,是王子歲細究蛛絲馬跡,斷定他投靠之人應是林珩。
四大諸侯看似旗鼓相當,實則晉王最強。
王子歲決定開國,單打獨斗過于艱難,需要有強大的盟友。王族不可信,他選擇向大諸侯釋放善意。哪怕無法結盟,也能借機獲取庇護。
“晉王,越王,楚王,齊王。”
認真衡量之后,他選擇投向晉王。
諸侯結盟并不牢靠,常見左右搖擺。尤其是小諸侯,今日簽訂盟書,明日就親手撕毀的不在少數。
王子歲卻不能這么做。
既然要投向晉王,必然要堅定不移,不能搖擺不定。
鑒于他人在上京,需要顧及王族臉面,行事不能太過,這才找上刁完。若不然,他更想拜訪晉王,請晉王推薦賢才。
“古有大才佩五國印,我以晉人為相未為不可。”
可惜現實不允許他這么做,真正求上門,林珩也不會答應。
臨近正午,雪逐漸減小。
風雪不再阻路,城中街道上終于有了人跡。
數輛馬車行出城東,車上都是王子歲的門客,奉命
為他招攬人才,整日里奔波忙碌。
上京貴族尸位素餐,大多不思進取。然沙里淘金,也能找到可用之人。
這些人大多懷才不遇,不愿與庸碌蠹蟲同流合污,常年遭到邊緣化,在家族中毫不起眼。
王子歲來者不拒,無論是君子良才還是雞鳴狗盜,只要有一技之長,他全部愿意收下。
今日派出的門客,有半數也是臨時招攬。為展現本領都是削尖了腦袋,將熟悉的家族挖個底朝天,用最短的時間幫助王子歲組成班底,人員綽綽有余。
天子在宮內養傷,對王子歲的動作知曉不多。反倒是諸侯關注城內,對他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正如此刻,四大諸侯齊聚晉王的中軍大帳,言及外封的王族,自然不會遺漏即將開國的王子歲。只是幾人的重點不在他身上,直接一帶而過。
大帳內燃燒三只銅爐,暖意融融,驅散了冬日寒冷。
林珩和楚煜并排而坐,兩人對面是楚項和趙弼。
四人面前各設一張方桌,桌上擺設小鼎和碗盤,并有一只酒壺,都是晉地出產。
鼎中的肉湯冒著熱氣,大塊的燉肉在湯中翻滾,已經燉煮得酥爛。盤中擺放炙肉,水煮的萊菔,碗中則是不同口味的醬。
主食為粟飯和稻飯,還有蒸烤的麥餅。餅有兩味,咸的是肉餅,甜的是蜜餅,后者更合楚煜的胃口。
值得一提的是,楚項也喜食甜,吃完盤中的蜜餅,仍是意猶未盡。
林珩看在眼中,又命人送上蜜餅,擺放到楚煜和楚項面前。既然宴客,自然要讓客人吃得盡興。
相比之下,趙弼咸甜皆可,不見偏愛。倒是胃口同樣不小,和兩人不相上下。
膳食畢,碗盤被撤走,侍人點燃熏香,送上茶湯,隨即退出帳外。
林珩端起杯盞飲下一口,目及對面的兩人,也不拐彎抹角,直言道“連伯姬超劫廢王,有意殺之。”
聞言,楚項和趙弼皆未現異色,顯然早已經知曉。
楚項拿出姬超送來的親筆書信,攤開擺在身前,道“姬超不僅要殺廢王,更要亂王室,間諸侯,禍亂天下。”
林珩和楚煜對視一眼,后者也拿出一卷竹簡,攤開來對照,都是寥寥百余字,蓋有姬超私印,文字內容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