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重審為避嫌,原先的大理寺卿和右少卿全部撩開手,由左少卿褚廣浚負責調查。這一查,可不得了,拔出蘿卜帶出泥。
首先是曹善芳的胞妹曹善蓉的滅口案。
原來此前從賀柏舟住宅里搜出來的龍袍,是有人提前準備好的,目的為構陷鎮國將軍。這構陷之人便是內閣知政姚升平。
四個月前,姚升平后院有一小妾身子不適被送往莊子靜養。后來小妾雇傭了幾個繡娘做衣裳。但這些繡娘做完衣裳后皆如曹善蓉一樣莫名消失,連那小妾也在鎮國將軍造反之事爆出后突然沒了蹤影。
經大理寺徹夜調查,終于尋到了四個繡娘和小妾的尸首。除了兩人被丟在亂葬崗外,其余三人全部用籠子裝石沉進了河中。之所以沒全部沉入水中,據小廝交代是因為籠子裝不下,覺得麻煩所幸直接丟在亂葬崗了。
此案子真相一出,令人毛骨悚然,聲討內閣知政姚升平的聲音從朝堂到民間不絕于耳。
有的百姓甚至直接圍堵了姚升平的府邸,扔爛菜葉和臭雞蛋,大罵佞臣奸賊。
與此同時,還有第二樁構陷鎮國將軍的證據。
此前有人彈劾賀柏舟造反,其中內容就有賀柏舟手下將領親口陳述曾聽賀柏舟夢中揚言相當皇帝。
而這位下屬將領名為常靖,乃賀柏舟手下一個寂寂無名之輩,已跟著賀柏舟十數年。
但是什么原因使得他背叛賀柏舟呢
大理寺在常靖城西的一處宅院里搜到兩名揚州瘦馬。據這兩名女子所述,她們是四個月前被姚升平從揚州高價買來的,入京就被送到了常靖的手上。
除此之外,還搜到了姚升平送的許多財帛地契,常靖將這些不義之財全部藏在了長姐的府邸。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大理寺少卿褚大人的嚴查下,常靖收受的這些賄賂最終被全部暴露出來。
再有,此前有人檢舉賀柏舟縱容族人在鄉紳斂財的事,也得到了澄清。
賀家族人千里迢迢從鄉下趕來,說此事乃誤會一場,賀將軍確實知情,卻并未縱容。
彼時賀將軍得知有人利用他的權勢斂財時,第一時間將那人開除祖籍,并送去官府。如今縣衙大牢中還關著那人,此事縣令可作證。
至此,構陷賀柏舟造反的四樁罪名,其中三樁得以澄清。
然而這最后一樁,便是三年前貪墨軍餉的事。
賀柏舟率軍攻打匈奴這三年,朝廷陸陸續續撥了十幾回軍餉,數額超百萬之多。
彈劾的數據顯示賀柏舟貪墨了數十萬兩,然而褚廣浚查出來,實乃數據造假,真正貪墨的銀兩只有五萬,
且這五萬兩并非賀柏舟貪墨。
先不說賀柏舟打了二十年的仗朝堂恩賞無數,區區五萬不值當他看在眼中。就說這些軍餉,是朝廷發給賀家軍的口糧,而賀家軍是賀柏舟的命脈,他斷不會自毀命脈去貪墨這點錢財。
但貪墨軍餉之事確實在他的軍營里發生過,且此事還被賀柏舟隱瞞了下來。
到底為何
原來貪墨軍餉的乃賀柏舟下屬的遺孤,這名下屬在戰場上為救賀柏舟丟失性命,留下唯一的兒子托付賀柏舟照看。
因著這層恩義在,此人在軍中為所欲為,日子久了便也滋長了貪墨軍餉的膽子。
是以,事發之后,賀柏舟當即將他打了一百軍棍。卻看在故去的下屬面上,將此事隱瞞并未上奏朝廷,而被貪墨的五萬兩他自己補全了。如此說來,倒顯得賀柏舟有情有義不忘舊恩。
這四樁證據逐一揭開后,朝野上下短暫地沉寂了下。
隨即,轟地開始沸騰起來。
原來鎮國將軍并沒造反,而是被內閣知政姚升平蓄意構陷。
一時間,眾人將怒意潑在了姚升平的身上,要求圣上立即斬首奸臣姚升平,并為鎮國將軍正名。乾清殿,明惠帝面色陰沉地坐在龍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