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28日,大明緬甸軍民宣慰使司兼東吁王朝國主南達勃因漢名莾應里再次率軍喬裝打扮,以之前的道路行軍進犯云南承宣布政使司永昌軍民府、騰越州,一帶地區。
明云南副總兵萬國春,連夜設立火炬為疑兵,出動騎兵恐嚇緬軍,在發火炮打退象軍,驅逐入侵緬軍出境外。
并追擊到莫蠻安撫使司,擊敗其眾。
6月13日,安土桃山幕府關白先是利用自己的關白丞相職位,向安土桃山幕府后陽成天皇周仁,下令派遣使者對馬島國藩主宗義智,跨過朝鮮海峽前往李氏朝鮮王國,商談借道朝貢大明之事。
以之前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寧波府「寧波衛爭貢事件」為由再次向大明帝國進貢。
在派出安土桃山幕府對馬島國藩主宗義智,作為使者前去通告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表示幕府使團將于次年春天假道李氏朝鮮前去進貢進攻大明帝國,并請予以協助配合。
并且由關白殿下致書李氏朝鮮郡王,書信寫道“幕府關白豐臣秀吉,謹答李氏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為之憤激,披堅執銳,西討東伐,以數年之間,而定六十余國。秀吉鄙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占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壯歲必耀武八表。是故戰必勝,攻必取,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于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于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然而李氏朝鮮作為大明帝國的藩屬國,因奉大明為宗主國不敢背叛為由而拒絕,畢竟倭寇在東南沿海劫掠人人得而誅之。
然而實際上是并非如此,這只是對李氏朝鮮王國的花言巧語罷了真正的目地則是借道李氏朝鮮,出兵攻打大明帝國,再以大明帝國作為跳板進攻莫臥爾帝國印度蒙兀兒王朝這樣既滿足了統一幕府藩國之后無地分封,又能滿足自己滅了亞歐五大帝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薩法維王朝伊朗王朝、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大明帝國、莫臥爾帝國,其中的兩個。
此舉直接遭到了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的拒絕,認為安土桃山幕府帶這么多人借道過鴨綠江,前往遼東都指揮使司這根本就不是去朝貢而是前去攻打大明帝國。
因此不同意安土桃山幕府關白豐臣秀吉,的請求,再加上當時的李氏朝鮮八道武備廢弛,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又重文輕武,導致國內各派內斗激烈,以致于;國人不知兵二百馀年,由此引發了后續的戰爭。
不過李氏朝鮮郡王也把此事寫成奏折上報給了大明帝國。
6月30日,南直隸蘇州府、松江府,發生大水,淹死數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