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搶救大廳以外,寒瓜還送了不少科室,也送進飛來小學給孩子們嘗個味兒。
生物老師借著寒瓜的特性,再結合現代西瓜,講述了農作物培育的概念,讓孩子們可以用變化的觀點看待植物。
一堂課下來,孩子們吃西瓜都格外珍惜。
這么多寒瓜運到國都城,再雇人背上山,實屬不易,雖然味道很一般,哦不,和現代西瓜比起來真的相差很多,但是殷家的心意。
所以,鄭院長離開搶救大廳,去普外科重癥監護室,向殷富全家表示感謝,接到劉秋江主任的電話又匆匆趕到多媒體會議室。
多媒體會議室的辦公儀器都被太子借走了,現在只剩下可以容納的人多這一個優勢。
劉秋江主任拿著殷富的腹部ct片,與內分泌科、消化內科、麻醉科等科的醫護人員,共同討論手術步驟,注意事項,有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
這臺手術的多變程度,完全可以與太子的法洛氏四聯根治術相比,又因為殷富有糖尿病和高血壓,所以變數更多。
這個多科合作會議開了將近兩小時,應對各種意外的計劃方案做了十二套,由此洐生的意外應對方法更是多得驚人。
自從有了“飛來宿舍”,醫護們終于找回了“下班”的快樂,不是洗澡換衣服窩在值班房;而是換好衣服走去宿舍,欣賞一路的鳥語花香。
回到自己的山景房小窩,窗外就是美麗的春日山景,粉色紅色和白色的花,青山綠水,偶爾還能與好奇的鳥兒對視,一夜好眠后,第二天精神抖擻去上班。
病人和家屬也是一樣,自從分到宿舍以后,也算是有了不錯的棲身之所,比天天窩在醫院好了不知道多少,畢竟誰愿意沒事去醫院呢
大家齊心協力把急診二樓的圖書館搬到了“飛來學校”,又因為大家實在閑得無聊,輪流當醫院的志愿者,有一技之長的輪流到學校當課座老師。
孩子們想了解什么,家長就在大群里吼一聲,相關職業或專業的病人或家屬就去學校上課。
康復病人和家屬們的技能才藝實在驚人,鄭院長和金老望著第四版人才匯總表,都覺得不可思議。
孩子們想學中式糕點、山東煎餅和雞蛋灌餅,甚至于蛋糕,“飛來食堂”都可以滿足。
宿舍里有面點大師,本地酒店的大廚二廚,糕點師等等,也有攤煎餅的大嬸,做雞蛋灌餅的阿姨,只要孩子們想學,他們就教。
保證教得認真,學得飛快。
病人和家屬什么行業的都有,孩子們想了解什么都可以。
主課老師們因地制宜教學,起初純屬打發時間,但發現這些孩子們是真的想學,又積極完成作業,課余時間不是看大熊貓和小熊貓,就是泡在圖書館。
沒了學校的各種“額外任務”,老師們回歸單純的教書育人,課堂氛圍輕松有趣。
更搞笑的是,孩子們竟然主動要求做作業,因為大、小熊貓的飼養員說
過,“拿小紅花或評優”的孩子,就可以一起準備動物的三餐,還可以做有趣的豐容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