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更加近距離地接觸國寶,孩子們也是很拼的。
所以,“飛來學校”成了孩子們最喜歡的地方,有特殊的小伙伴“學神王一一”和盲童“明明”,還有許許多多的客座老師們,每天都歡聲笑語。
自從“飛來學校”建成并步入正軌,孩子的家長們連續好幾晚做夢都笑醒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爆棚,還怕以后學習不好嗎
因為麻醉科每天的手術量都不足,也沒有急診手術,所以麻醉科段主任找到鄭院長,建議各科室的手術盡量安排在每周一。
鄭院長同意了,段主任又和護士長一起給醫護重新排班,除了手術日以外,只留三分之一的人手,其他人都休假。
而之前待在門診臨時病房的病患們,都被送入相應科室的病區,門診護士和護工將臨時病房恢復成原樣,一切如常。
四月初五是第一個手術日,早晨七點半,麻醉科護工推著車到監護室接殷富,核對床位號、人名、手術名稱等等,確認無誤后送到外科樓的麻醉科。
一路上,平躺的殷富望著頭頂和四周不斷變化的場景,驚嘆聲就沒停過,看什么都好奇,見什么都驚訝,進入麻醉科的大門后,震驚得人都麻了。
7號手術間,殷富躺在推車上,看著巨大的無影燈、手術臺、麻醉機等設備,驚得張大的嘴巴可以塞進一個鴨蛋。
臺上護士和巡回護士,麻醉醫生,普外科的主刀醫生和助手一個個穿著綠色刷手服的醫護們,在手術間內有條不紊地準備著。
殷富看著這架勢,心里只有一個念頭,有這么多醫仙為自己忙碌,手術怎么會失敗呢如果還是失敗了,那一定是命中劫數。
麻醉科今天有十二臺手術,除了殷富,盲童明明的身體調養得很好,要接受“義眼”植入手術。
明明再懂事,也還是孩子,所以義眼手術只能選擇全麻,小小的身體躺在寬大的推床上,右手緊握著一一的手。
除了哥哥王一一,學校的孩子們和手語老師也來送他,把麻醉科外面的一方空間擠得滿滿當當。
“明明,我們都在外面等出來喲。”
“明明,別怕。”
“明明等你手術好了以后,還和我們一起玩。”
“好的,我不害怕”明明高聲回答,只是聲音發顫。
護工把明明推進去后,一群孩子就這樣眼巴巴地望著,直到被老師勸回去,但王一一非常堅定地坐在等候區,誰勸都不行。
老師沒辦法,只能把其他孩子帶回學校去。
王一一拿出一本童話書安靜地翻看,因為王強爸爸下山前,他答應過一定會看好明明弟弟。
除了殷富和明明,雙肩關節習慣性脫臼的王七娘也是今天手術,經過這么長時間的調養,瘦削的臉龐上有肉了,蠟黃的臉色也有了血色。
骨科女醫生古靈陪她一起進手術室,在推床轉過來的瞬間,王七娘從護欄的間隙里看到端坐翻書的王一一,腦海里冒出一個念頭,這孩子生得真俊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