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和大君在里面,快救出來!”
“殺光篡位的李家男丁!”
……
戰場上,那些先前還殺氣騰騰,戾氣十足的倭軍都跪在地上,明軍也不用繩子捆綁,只是驅趕著他們挖坑。
“兩萬多具尸骸,盡數斬首鑄京觀,身體全都埋了!”
方醒淡定的吩咐道。
“伯爺,京觀鑄于何處?”
方醒看了周圍一眼,“出去些吧,找個空曠的地方。”
隨即那些騎兵就驅趕著俘虜去收拾尸骸。
“對,就是要讓他們把自己同袍的頭顱砍下來!”
方醒很滿意,“這些俘虜每日給些稀粥,但是也別太苛刻了,好歹咱們需要勞力。”
按照規劃,朝鮮首先要做的就是修路。把路修好,一旦何處生變,大明騎兵即可快速趕去鎮壓。
砍頭對于職業軍士來說不值一提,對于那些農民卻是畏途。
朱瞻基和楊榮進城去了,張輔在布置后續的追擊。
“快一些!”
城中還有大事,方醒等不得了。
說著他喝道:“那些賤骨頭,不敲打就不會干活,抓緊時間!”
于是那些軍士就用槍托和木棍抽打著那些俘虜,催促著他們砍頭。
俘虜很多,有人砍頭,有人去挑土。
沒多久,京觀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漸漸升高。
“興和伯,京觀石誰來寫?”
宋建然問道,他倒是有些躍躍欲試。
朱瞻基在奴兒干都司寫過一次,作為皇太孫來說,一次足矣,多了會被文官詬病。
“本伯來寫!”
方醒提起筆來,略一思忖,就毫不猶豫的揮下。
宋建然在邊上羨慕的看著,這可是要青史留名的啊!
“皇明混一域內,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
這……
宋建然只覺得渾身發熱,雙手緊緊握住,卻找不到發泄的地方。
“今有倭奴跳梁,王師馳援,一戰蕩寇,可為后世戒!”
“京觀為憑,若有四夷作亂,斬之!”
“此石作證,若有窺視神州,滅之!”
“大明興和伯方醒,斬倭奴首級,鑄京觀于此,敬告各方,勿謂言之不預也!”
宋建然的身體在微微發顫,胸中一股熱氣在奔騰亂竄,卻找不到出口,等方醒把筆往地上一擲,轉身大步離去后,他再也忍不住了。
“啊……”
長嘯聲引來了那些將士的關注,不少人都蜂擁過來。
“誰識字的,出來給大家說說。”
有人心癢的道。
“我我我!”
一個年輕軍士滿臉顯擺的出來,然后開始念碑文,念完之后,有人就說不懂,讓他解釋。
“咳咳!伯爺這話的意思呢……”
年輕軍士眼睛亂轉的道:“這是在說咱大明要征服那個……看到的地方,也就是說,咱們看到的地方,就是大明的疆土。”
“這個好!本就該是咱大明的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