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書友:“楓之邂逅”的萬賞!
……
朱瞻基到金陵的第三天,金陵六部的尚書集體請客,而朱瞻基居然也答應了。
“去看看也好,不然人心惶惶的,上下不安。”
五百騎兵在孫越的帶領下去了一趟龍潭,這事兒看到的人太多了,瞞也瞞不住。
隨后龍潭的某個村子被一鍋端了,這事兒也傳到了金陵城,于是乎金陵城中人人自危。
兩人在大宅院里過的頗為逍遙,整日吃了就在院子里閑逛。
方醒弄了兩根魚竿,大清早兩人就坐在水池邊釣魚。
鯽魚貪吃,但口輕,且頻繁。所以釣了一會兒,多次提空之后,朱瞻基就沒了耐心。他隨手把魚竿扔在邊上,拿著最新的話本津津有味的看著。
方醒最喜歡這等可以看到魚兒咬鉤的過程,十次提竿五次中。
“水里有肥泥,還有荷花,這魚得有三兩,中午熬鍋湯喝喝。”
方醒身邊的小桶里多了十多條鯽魚,其它魚類卻在昨天被喂了一次,不肯吃鉤。
“什么故事?”
方醒也沒精神了,任由浮漂一點一點的。
朱瞻基挑眉道:“說的是書生上京趕考,饑寒交迫中,幸而遇到一對父女伸出援手,然后…..”
“然后可是書生應諾娶了那家的女兒,最后進京一舉高中,后來就變心了?”
朱瞻基點點頭,無趣的道:“都是套路啊!”
方醒正色道:“對,這就和官場上一樣,自古深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呃……
朱瞻基無語,因為朝中也大多是套路,所以年輕官員才要多磨礪,熟悉了這些套路之后你才能升職。
“可沒了套路,人人出新,德華兄,這大明就要亂了。”
朱瞻基反擊了一下,方醒卻認輸了。
“是,任何國家,把好的一面保留下來,然后成為一個套路,這就是構架。構架穩定,國家才能穩定。”
“德華兄,你說今日是什么宴?”朱瞻基把這本不知道從哪尋摸到的話本扔在一邊,漫不經心的問道。
“反正不會是鴻門宴,就算是,那也不怕……”
……
而此時的莫愁卻在和周應泰辯駁著。
周應泰一直在保持著微笑:“此次不但是殿下要來,興和伯也會來,莫愁姑娘,騰空了神仙居吧,那些商人不會有意見的。”
莫愁垂眸說道:“周大人,二樓安全,最多就是殿下他們來和走的時候,讓些軍士來擋住兩邊就好了吧,不然小女心中不安。”
周應泰有些無奈,若是其他人,他此刻已經呵斥了,可莫愁不行,他前腳呵斥,保證后腳那位興和伯就會給他上眼藥。
“哎!莫愁姑娘,你這個讓人……”
莫愁抬起頭來,眼中多了些驚意,把周應泰下面的話都堵住了。
于是等到中午時,神仙居的一樓依然高朋滿座,可卻吃的很慢,都在看著站在外面的一排官員。
六部尚書都恭謹的在門外等候,那客人不言而喻,自然只能是朱瞻基。
能接待這等規模的宴請,整個大市場的人都對神仙居刮目相看。
“第一鮮都沒去,反而來了神仙居,嘖嘖!這莫愁看來很得興和伯的寵愛啊!”
有人惡趣味的把這兩者聯系在一起,于是引發了帶色的調侃和話題。
“來了來了!”
幾個衙役一路飛跑過來,氣喘吁吁的說道。
六位尚書中,禮部尚書沒精打采不想管事,剩下的五位互相看一眼,然后齊齊走下臺階,朝著朱瞻基來的方向站定。
一排排的衙役過來,然后把這條街的兩邊都站滿了。
等朱瞻基和方醒現身時,頓時一陣嘈雜,甚至有人在喊太孫殿下。
朱瞻基朝著兩邊拱拱手,微笑著,很是親民。
“殿下,可抓到貪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