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士奇知道他說這話的意思,就低聲道:“陛下大手筆動了士紳,朝中是有些結黨的苗頭,那幾人在上躥下跳,聽說已經有了雛形,要小心啊!”
朱瞻基可不是能容忍結黨的人,要是他再次施展雷霆手段來打壓,文官一系真的沒臉見人了。
那邊金幼孜也來了,他走過來,楊榮也沒避著他,說道:“旁人如何本官管不著,可咱們卻萬萬不可結黨,否則大明的未來堪憂。”
金幼孜聽到是這個話題,想起最近朝中的氣氛,就說道:“不是堪憂,陛下一旦震怒,朝堂之上怕是會為之一空啊!”
楊士奇知道他這是氣話,就說道:“那些人就是倚仗著陛下不能把朝堂上的官員一掃而空,這才敢暗地里在串聯結黨,可恨!”
楊榮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無奈的道:“從南北清理之事來看,當今陛下就是個手腕強硬的,就算是現在不動,以后這些人也討不了好!”
金幼孜看著前方緩緩打開的掖門,說道:“士紳的怨氣大,但主要是百姓的怨氣也不小,所以陛下才為難,所以他們才敢試探著抱團,哎!”
左右掖門緩緩打開,儀仗先進去了。
百官都開始聚攏站好,等待信號。
此刻天空中依舊能看到幾顆星宿,星光有些慘淡。
稍后里面的儀仗站好了,就傳來了鐘聲。
文武官員排好隊,從左右掖門進了午門。
進了午門,一路到了金水橋邊上,大家開始重新整隊。
一個太監在邊上大聲的喊道:“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不得站錯了地方。”
徐景昌和方醒站在一起,低聲道:“不文不武的站哪?”
方醒今天站在了武勛這邊,聞言笑道:“那就站中間。”
文武官員相對站著,靜靜的等候陛見。
稍后一聲鞭響,群臣依次過去,一直到了奉天殿前,在臺階那里站好。
稍后皇帝就來了,有樂聲響起,等他入座后,又是一聲鞭響,有人喊道:“入班!”
接下來就是程序,等行禮完畢之后,就開始奏事。
可這是大年初三,官員們都在放假中,有什么事好奏報的?
大朝會大朝會,實則就是一個過場。
可過場也得要走,而且要走好。
胡濙出班了,咳嗽一聲之后,他開始念誦著一篇背好的文章。
這篇文章的內容大抵就是贊頌大明去年一年的功績,贊美皇帝的勵精圖治,以及群臣的勤勉努力。
“馬屁精!”
徐景昌低聲吐槽道。
方醒也覺得大朝會沒啥意思,還不如在家里睡懶覺。
等一篇又臭又長的奏章背誦完了之后,天邊終于出現了云霞。
這個時候最冷不過,有怕冷的官員都顯得縮頭縮尾的。御史見了也沒有彈劾他們失儀,也算是感同身受了。
“諸卿一年辛勞,朕感同身受,都辛苦了。”
朱瞻基的開局不錯,群臣也趕緊給他道勞。
君臣其樂融融間,劉觀出班,咳嗽一聲后說道:“陛下,臣在南方待了許久,見百姓雖可飽腹,可余錢卻不多。臣也想著勸了他們養些家畜掙些活錢,可終究缺了本錢,余糧不足以喂養,就擱置了。”
戲肉來了!
群臣都打起精神,仔細聽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