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野站在方醒的身邊說道:“漢王和文皇帝在許多時候是最像的,漢王并非愚鈍,只是喜歡愚鈍。”
方醒了然點頭,借著愚鈍來鬧騰,借著愚鈍發泄,一切的一切,都起于靖難,卻意外的終結于方醒之手。
“漢王今年五十,當年貧道見他時,就對燕王說,此子活不過五十歲,后來竟然陰差陽錯,貧道也不知是對是錯,所以得知漢王來了金陵,就趕緊來看看,看看他的命數。”
“如何?”
方醒覺得這個老道士果真有些門道,歷史上的朱高煦在朱瞻基登基沒多久就被銅缸覆蓋,直接一把火烤死了。
見野有些迷惑的道:“如今再看漢王,卻是富貴綿長的命數,果真是天道不可憑。”
方醒突然大笑起來,朱高煦見他高興,就問道:“可是想到了當年嗎?”
方醒搖搖頭,說道:“殿下,華州那邊是富貴地方,今后大有作為!”
他很認真的說了這些話。
這是我給你的擔保,你若是信得過,那就放開心結,好好的在華州過完下輩子。
華州資源豐富,而且還有地方可供放牧,堪稱是風水寶地。
朱高煦點點頭道:“好,本王就在那邊看著。”
“殿下,布政使錢大人來了。”
錢映的到來有些不合時宜,朱高煦板著臉拂袖而去。
朱高煦打頭,一群兒孫跟在后面,至于女眷,在靠近京觀時就進城了。
“見過興和伯,殿下這是怎么了?”
錢映覺得自己很冤枉,而且他對這些京觀也有些頭痛。
方醒說道:“無事,和你無關。”
朱高煦想在這里給兒孫們上一課,錢映的到來打斷了他的計劃,沒出手打人就算是和氣了。
錢映松了一口氣,這位在朝鮮說一不二的高官露出了笑容,說道:“興和伯,這邊的人**換了不少,只是糧食還有些缺口,朝中能否讓奴兒干都司每年貼補些?”
方醒點點頭道:“移民的可以給,但是要按照期限辦事,不養懶人,過了期限就是買賣,不然奴兒干都司那邊的地就白種了。”
錢映失望的道:“本官還想著多些好處,能多引些移民過來。”
“這邊的人可歸心了嗎?”
錢映點頭道:“差不多歸心了,不過本官覺得最好還是要不停的交換下去,奴兒干都司那邊就不錯嘛。”
方醒搖搖頭道:“別扎堆,一處來一點,扎堆了以后麻煩。”
錢映心領神會的道:“那倒是簡單,海外那邊也需要不少人……本官自然會發動一番,好歹要為陛下分憂啊!”
這是個老狐貍!
但方醒卻贊賞的道:“是個好主意,漢王殿下此次要去華州,那邊也需要不少人口,慢慢的來吧。”
錢映抽抽鼻子說道:“這些京觀就在城外,風大時卷了土進城,還有就是那些肢體露在外面,嚇到了不少百姓。”
這是隱晦的建議把城外的京觀撤掉。
這個建議并非錯誤,在兩邊互相融入的時候,留著京觀就是在時時提醒著本地人以前的事。
但方醒卻不同意。
“留著,若是以后興起什么大浪,那也不是京觀能左右的,根本還是在于大明自身的強大與否。”
錢映不好再說,但還是決定要上一份奏章,把這個事和朝中提一下。
兩人朝著城中而去,身后的京觀在太陽下依舊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