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木真弓
說著,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傾了傾身,有些興趣盎然,“說起來,我聽說江古田高中同年級有一名男生,和我長得就很像可惜沒有幾個有關那間學校的案子,一直沒機會去看。”
津木真弓“你能不能盼人點好的沒有案子你就不能去嗎”
她簡直服了他的腦回路,可惜的居然是“沒有案子沒法去那間學校”嗎
說著她嘆了口氣“就算人家和你長得一樣,也不代表你父母的一方做了對不起對方的事不是有個說法嗎這個世界上至少有三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
“毫無科學與調研依據的說法,不值得采信。”
津木真弓
先不說“三個長得一模一樣的人”是不是科學說法,但在這個“世界”里,如果真的有和工藤新一長得一模一樣的人并不需要什么科學依據。
大概率就是這個游戲的作者或者建模師偷懶了游戲內相對不重要的角色套個同款模型,再做個其他方面的微調,就又是一個邊緣角色了。
雖然套用主角的模型不太常見,但也不是說不通。
想到這里,她突然微微一頓,隨即看向工藤新一。
“工藤”她難得地猶豫了一下,不知道要不要將之后那個問題問出來。
工藤新一看著她猶豫的模樣,也愣了一下,定神兩秒,隨即皺眉。
“有效信息太少,我無法判斷出你想和我說什么雖然可以用窮舉法羅列,但太費時間。”
津木真弓張口“唔,你有沒有想過,如果自己身處的世界,其實是虛擬的,會怎么樣”
工藤新一正撥弄著桌上餐巾紙的手一頓。
津木真弓又從桌上拿起一塊蛋糕,既然話已經問了出來,那便繼續問一下。
她咬了一口,緩緩道“前幾天看了一部有些科幻性質的推理小說,講了科技發展的后現代已經擁有了全息技術,主角被擁有這項技術的游戲公司請去內測,卻逐漸分不清虛擬與現實的交界。”
“1989年岡嶋二人所著的小說克萊因壺。”工藤新一眼也不眨,瞬間報出書名。
津木真弓點頭,“對,如果你是故事中的”
工藤新一笑了一聲,打斷她,“現實中不存在分不清虛擬與現實的情況。虛擬的一切都有跡可循,虛擬終究是虛擬,模仿不出完全的真實。這些年也有不少類似的文學與影視作品,主角不都會給自己一個錨嗎只有陀螺可以停下的世界,才是真實。”
津木真弓捧著茶杯,輕輕摩挲“但我想說的是,如果你不是故事中進入游戲的那位,而是游戲中的人只是一個游戲世界設定好的劇情主角”
正常人聽到這樣的假設會是什么反應呢
津木真弓不太清楚,至少如果是自己突然被告知哪怕是“假設”自己只是個虛擬人物,只是被“創作”出來的人,她的第一個反應或許會是覺得“可笑”。
笑完后,若一切假設被論證,那緊接著跟來的便是無措。
仿佛完全從根源上被否定了存在,這對于任何人的認知都是致命的。
但不管正常人是什么反應,都不會像是工藤新一這樣。
面前的少年歪了歪頭,似乎代入了這樣的假設,但卻毫無動搖。
他勾了勾唇,“也就是說,作為主角,我擁有一整個因為我而創造出來的世界這世上還有比這更有趣的事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