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歷史上那倒霉蛋皇長子趙德昭。”黃知軒猜出這青年身份,后者感受到黃知軒的目光,笑著對其點了點頭,黃知軒沖其拱手遠遠行禮。
再之后便是南唐國使團所有人走了進來,站在了右邊位置,只是所有人看著黃知軒,一個個憤恨不已,黃知軒想起那萬兩黃金,頓時有些心虛。
“咦!這些人神色目光中并無絕望之色。難道那三道題他們已經找到答案?”
“不可能的,這些南唐人絕不可能知道答案才對。”黃知軒心中禁不住暗忖道。
這時一聲清脆的凈鞭聲響起,大殿內頓時一片寂靜。
沒過多久,殿后便有了動靜。
趙匡胤在兩名起居舍人和一班手持扇、劍等禮器的黃門宦官簇擁下從殿后徐步走出,神態威嚴的坐在軟榻之上。
群臣朝趙匡胤行禮之后,各歸其位坐好。
趙匡胤面帶微笑,看著李從善,道:“鄭王身體是否已經康復?”
李從善躬身行禮,一臉感激的說道:“多謝陛下關心,外臣已經身體康復。”
趙匡胤又笑著點了點頭:“貴國與我大宋向來友鄰和睦,此次貴國提出和親之事,朕甚是欣慰,然則朕之子女稀少,和親之事不可簡行,需有儀式方顯我大宋之重視,這文斗之事便效仿那民間招親之事所設立,當然以貴國使團諸多大才之士,朕又提前三日將文斗之題告訴貴國使團,想必已經是胸有成竹。”
李從善心中郁悶,宋帝這些話一說,宋國和親的誠意便顯得很足,最后和親之事未成,那就不是宋國的事,而是他們南唐人無能所致,準確的說就是他李從善帶著的使團無能。
黃知軒坐在群臣中,心中佩服趙匡胤這些話說得很漂亮的同時,有些緊張的看向李從善,見李從善雖然故作平靜,但眼睛中有陰沉之意,頓時明白自己所選三道題,南唐人并未解答出,不由心中大定。
但是李從善略一沉默后,朗聲道:“陛下三日前便將今日文斗之題送于外臣手中,足以看出陛下與我唐國真誠和親之意。然則貴國公主高貴萬分,我等若是三日前便知道文斗之題,今日不管是否將答案說出,都難以彰顯我唐國對和親之事的誠意和重視。所以,我唐國絕不愿意占此便宜,請陛下重新當面出題,之前三道題目不提也罷。”
此言一出,趙匡胤和黃知軒頓時臉色變得異常難看,趙普和石守信等人也眉頭緊緊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