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名字,冼如星一時之間怔住了。
武定侯郭勛,乃開國名將郭英的五世孫,洪武時期封賞的勛貴剩不了幾家,武定侯就算一個。不過因為遠離朝堂中心,武定侯府上這些年已經很衰敗了。
之前冼如星曾跟嘉靖一起商量著扶持勛貴,結果在徐光祚處折戟沉沙,最后挑挑揀揀,她推薦了武定侯。
選擇他一來是因為其家族沒落,真起來了只能死死依附皇權,二來郭勛本人也有些才干,之前在兩廣立過軍功,最主要當時張璁上書罵楊廷和的時候還暗搓搓附和過。所以最后將他提到京城里給陸松打下手,一起坐鎮團營。
他怎么在這兒呢冼如星不解,還是鄧十一小聲告知道“坊間傳聞英烈傳就是武定侯找人編著的。”
冼如星恍然大悟,她就說呢,為什么書里朱元璋每次上戰場郭英都要替他擋刀雖然郭英確實是侍衛出身,但也不至于直接變成替身使者吧
想到這里,冼如星有些哭笑不得,感嘆郭勛真是個人才,這種拍馬屁的方法都能想出來。假如沒有她插嘴,估計其一家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一定會直線上升。
自己說的話,確實是有點冒犯了,于是轉身對郭勛道“方才小女無狀,還望公子莫要見怪。”
郭勛這一陣子春風得意,今天休沐,想著來茶館聽聽自己的得意之作,剛坐下就聽到有人詆毀,頓時忍不住譏諷。
然而看到那人的第一眼,便呆在原地。
為避免引人注意,冼如星沒穿道袍,只做尋常女子打扮,還梳了個如今最流行的挑心髻,未著粉黛就那么坐在那里,端得是山眉水眼,閉月羞花。
因為冼如星刻意遠離兵權這些敏感的問題,兩人還并未見過,所以郭勛不知眼前這位女子就是決定自己命運的人。他只覺得自己心臟仿佛被擊中了,見對方還笑了一下,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就是她心里有我
郭勛自認長相英武,再加上出身高貴,也沒什么可怕的,遂自信上前,對著冼如星道“無妨,一本雜書,博小姐一笑也好,在下郭勛,京城人士,這幾位可是小姐家人”
此言一出,瞬間滿室寂靜。
黃錦、鄧十一震驚地望著他,楊一清眉頭緊皺,而背對著眾人的朱厚熜面沉如水。
冼如星嗯
如果說這一陣子朝中誰過得最不好,那內閣首輔楊廷和絕對算一個,原本是想最后幫著大明文官們爭奪些話語權,結果遭人背刺不說,還連累得好友毛澄貶官被罰。最后曾經指著鼻子罵他的小輩張璁竟然也被調了回來,屬實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過對于這些楊首輔卻好像都不在乎,照樣工作生活,甚至還寫詩贊嘆了御膳房做的那些新吃食,不得不讓人感嘆,養氣的功夫實屬一流。
楊廷和如此也不是裝的,他就是真的不在乎。活到這個份兒上,權力、名望、財富這些他通通擁有,而且還達到定點。在解決了正德留下弊病后,更是連政治抱負都實現了。反正依靠著幾十年的功勞,皇帝也動不了他,所以還不如放下心來享受人生。
不過他不在乎,他兒子卻在乎。
要知道對于楊慎而言,父親從小在他心中就是完美的。他所有的努力與堅持,都是希望能得到楊廷和的肯定。所以當父親在旁人那邊受了委屈,比殺了楊慎都難受。
多年的忠君愛國思想教育使其無法去責怪皇帝,所以這份恨意自然便轉移到了另一個人身上張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