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視頻最后同老鐵們講了,秦之覆滅不僅僅是二世與趙高之責,實際上在始皇時期的管理層也有責任。
此時的始皇和始皇親信官員們面色已經有些不好了,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此時仙幕讓他們跳出當局者的視角看到未來的局面,他們怎么會看不出仙幕準備講的內容。
攘外必先安內,而他實際上一直在過度用民,從未讓其停歇。
實際上當秦一統六國后,當時社會的主要需求已經進行了轉化,變成人民對吃飽喝足穿暖的需求當中來了。
百姓們從六國的戰亂中走出來,以為迎來了一統的安居樂業,不用再經受十室九空、妻離子散的悲劇。
但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世界上除了要打戰還要搞基建,于是百姓們從戰時狀態九九六變成基建狀態九九六,個個都直接要去icu,此時的大秦帝國就像一條琴弦,每一次基建都讓他更加緊繃,隨時準備崩裂。
官員們聽不懂什么是九九六,也不知道什么是icu但他們聯系上下的句子就知道那應當不是什么好事情。
想到仙幕之前說的那些東西也覺得心驚膽顫“還好,還好是還沒有發生過的事情。”
還好,陛下也知曉了,這仙幕果然是上天派來拯救陛下的啊
始皇嘴唇顫動,他很想反駁仙幕,不做那些所謂的基建,那如何強國將士們怎么辦
但他的內心又隱隱知道,仙幕說的,是正確的。
大秦帝國的這些基建工作基本上是在一統后的五六年間做好的,五六年的時間做成了百年要做的事情,每件事情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民力。
法家的治國策略,重徭重賦、嚴刑峻法,在一統后只會讓百姓更加怨聲載道。
李斯喃喃自語“但商君經過重農桑、獎軍功的變法后,可是讓百姓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斗,鄉邑大治。如何是錯的”
扶蘇站在他身邊,聽到李斯的話,他說道“李卿重法家,但你還不明白嗎大秦是重農商,但仙幕說的是我大秦大興土木,以至于丁壯被押解去行軍打戰,建造宮殿、長城、靈渠、直道與馳道。百姓沒有休息時間,如何耕種農桑,自然是苦不聊生。”
秦朝大一統時期,人口僅僅兩千五百萬到三千萬之間。
若論男女比例各半,男子有一千五百多萬,除去老人小孩,青壯男子勞動力不過數百萬。
始皇拉了一百萬人去打匈奴、百越,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長城,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阿房宮,又拉幾十萬人去修秦始皇陵,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馳道,又拉幾十萬人去修靈渠。還能剩下多少人1
民力亦有竭,輕徭薄賦、與民生息,才是百姓渴望的。
長城,龐大的石頭是人力拉繩,人抬肩扛上去的。
直道,遇山開山,遇水填堵。是百姓們一錘一下,用木樁砸土地,一層一層的土壤砸平砸實。
平南越,修靈渠。五十多萬流民軍隊,從川蜀出發,一路向南,路上死了多少將士百萬民工,多少死在靈渠旁
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
多少男子被始皇搶走去搞基建比九九六更慘的零零七。
他們的妻兒在家門口向遠方悠悠望去,但終見不到自家兒子丈夫父親回家耕地。
他們向著咸陽宮的方向憤然喊著“始皇帝你還我男人”
男兒有淚不輕彈卻淚灑當場,千古一帝,你強搶民男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