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默然,腦中清晰地知道在這其中犯什么錯誤了。
他想到韓非子曾寫過有一人有矛與楯,譽楯之堅物莫能陷也。俄而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后卻無法回應出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意思。
不可陷之楯與無不陷之矛,無法同時存在,此為自相矛盾,互相抵觸,需施加最多關注與引導。
仙幕說他大秦沒抓住主要矛盾。
此時大秦的主要矛盾是何種矛盾有何種東西需要調節有哪些事情是最需要關注的
若說一統前最主要并且最需要做的就是一統六國,是七國之間你死我活的矛盾。
那現在呢
秦始皇看向仙幕,腦中卻一下子想到仙幕曾放映出來的其他視頻。
最主要的矛盾,最需要解決的就是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吃飽喝足穿暖。
那次要矛盾
沒有解決大秦的基層官吏問題,讓不滿秦的六國遺貴掌握故地,以至于秦陷入仙幕所說的散裝大秦的尷尬局面。
若要解決地方對于士族的需求,就需要讓黔首懂得識文斷字,可擔當大任,如此朝廷才不會被士族左右,降低士族的重要性。
始皇凝眉,法家提倡的貧民、辱民、疲民、愚民、弱民、虐民法,和儒家的強民、富民、智民法。
法家,儒家。
仙幕可不知道秦始皇已經自行體悟何為大秦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它仍舊專注于它今日的主題,并且試圖夸夸始皇
但實際上我們的始皇同志也做過他的努力,六國宗室士族幾百年來繁衍人丁興旺,再加上聯姻利益交換,勢力盤根錯節,根本就無法強行誅殺。
大秦也曾經做過把六國的宗室貴族富戶向關中、巴蜀等地區大量遷移,以求把他們的勢力在當地拔除的目的。
但就是效果吧不呢不能說沒有,我們只能說我們的政哥啊,他盡力了。
秦始皇“”剛剛還分析得起勁的始皇只覺得此刻的自己憋屈極了,他自一統后就極少有這種憋屈的時刻,偏偏遇到這仙幕讓他常有這種憋屈感。
最后甚至直接被氣笑了,他原先在只覺得滅王室,不滅士族,沒想到竟然會迎來這種麻煩
一種暴虐的想法開始在他心中激蕩,既然如此,一起殺之滅之又有何妨。
然后想到自己最初為何沒有滅殺士族的原因,火焰就自行熄滅了。
在秦末大起義中,各國紛紛復辟可以看出我們政哥的實際效果,在當時,各路人馬不是找到舊宗室當吉祥物,就是擼起袖子帶頭干。
比如魏是陳勝部將周市擁立,趙是張耳陳余擁立、楚是項氏擁立,韓是項氏擁立,漢高祖協助才得以擁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