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治不就在眼前
叔孫通眼睛發亮,納賢才吧,叔孫通想到老師那邊一堆儒生師弟,廣納賢才多好,他一堆師弟等著入仕呢
至于李斯為何如此積極不積極不行,他可是在天下和始皇面前掛號的,不積極項上人頭和子孫仕途怕就出問題了
始皇哪里看不懂兩個人的心思,笑道“朕所言廣納賢才并非同孝公的求賢令一般。”
聽到這里,百官皆好奇地望向始皇。
“朕欲建同軍功爵制相似之制,以求百世之逸,諸臣可有法”他原本的所作所為皆是想求萬世永昌,但現在發現這天下還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那他降點要求,百世之逸可以了吧
聽到秦始皇的話百官瞬間沸騰了。秦軍之所以能從偏隅之地到一統六國,能被稱之為虎狼之師,軍功授爵制可以說占首功。而今陛下說要建同軍功爵制相似之制來廣納賢才,傳百世
始皇也沒有制止百官們的沸騰,由著他們沸騰討論,集思廣益嘛。
“黔首或士族有軍功者,皆可受上爵。宗室無軍功不得入家族名冊受俸祿。賞罰不問出身,國以功授官予爵,唯才是舉謂軍功爵。以上皆在商君的商君書有說到,同時此制確實如在他在書中所言那般以盛知謀,以盛勇戰,使我秦軍如虎狼之師戰必勝,國無敵,最終一統。”
說到這里蒙恬感覺到腦殼抽抽的疼,“陛下竟然欲建同軍功爵一般選才之制,你哥我聽得這頭都開始痛了。”
蒙恬佯裝痛苦地捂住腦袋,蒙毅翻了個白眼“哥你放心,你沒這個腦袋,其他文官有就行。”
蒙恬也不裝了,笑道“不過國以功授官予爵之法確實能穩朝堂與往日的秦,要不是需要與民生息,怕一直打下去也不是不可以。”
蒙毅眼睛望向南方“一直打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前面不是有個畝產四百斤的百越吊著嗎
許久,喧鬧的百官終于靜了下來。
眾人面面相覷,王相出列上前。
始皇饒有興趣的望向王相“不知王相可有想法”
王相敢站在百官之前,不說有萬全之法,至少想法還是不少,他恭敬道“臣原以為陛下想同孝公一般以求賢令廣納天下賢才,但陛下言想要同軍功爵一般之法。臣等皆熟悉軍功爵,其能使天下士族黔首愿為陛下驅使只因有功皆可封賞。”
“以軍功論。秦軍若贏一戰,士兵可得爵首一者、賞爵一級、益田一頃、益宅九畝。大將、御、參皆賜爵三級。以后勤論。民有余糧,使民出粟可得官爵。
各級可授爵位、田宅、衣服皆有不同。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人人嫌棄。天下人皆想有功有爵,也皆有機會可得爵位,庶民可飛黃騰達,士族子弟欲建功立業。”
關于這點百官都認同,這就是他們大秦軍功爵魅力所在大秦之師舉世無敵人人皆想有功爵,人人皆有機會有功爵,軍功、人頭、糧草皆可
“但”王相嘆氣,本就發白的發絲更顯蕭瑟,“軍功爵雖好,卻是戰時之法。現如今我大秦以一統六國,如仙幕若言,百姓想休養生息,百姓想吃飽穿暖。而我大秦黔首想飛黃騰達,士族建功立業之法皆由軍功起,軍功則代表著戰場的顛沛流離,而這與百姓所需相悖。”
“臣前面所言,就是想同陛下及諸位同僚說一句。”
百官本來就集中在王相身上的視線不由得更加專注。
“仙幕在謀圣篇重在利字我大秦軍功爵的內核就是利,誘民以利字。若要建立同軍功爵一般的選才制,內核應當就是利利于黔首,利于士族,利于君,利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