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罰晉升不問出身,國以功授官予爵,唯才是舉。才是正道。”
始皇嘴唇緊抿,他如何不知軍功爵好,軍功爵能無差別使能者擁有飛黃騰達的機會,給予黔首和士族上升渠道。但對于想休養生息的百姓來說又是負擔,若廢棄軍功法,就相當于只剩下事功與偶爾的推舉制
相當于閉塞了天下人上升渠道,相當于阻斷了君王與咸陽的人才。
始皇為微不可聞地嘆氣,繼而又恢復往日的鎮定,同百官說道“王相所言極是,軍功雖好,但確實與大秦百姓需求相悖,而接下去所建之制也需要同軍功爵一般賞罰晉升不問出身,國以功授官予爵,唯才是舉。”
“朕曾看到仙幕說到一種選才之法。孔子首開私學,有教無類讓教育下移應當就是無論富貴貧窮皆可接受孔子之學。”
表面以法事秦的叔孫通悄悄點頭附和,可不是嘛,有教無類也是孔圣人備受尊崇的原因之一啊
“其言這種方式為教育普及,為后世科舉制打下基礎,天下黔首皆有上升途徑,也可讓國君光羅天下人才。”
關于這一點百官也記憶猶新,當時他們還好奇何為教育普及何為科舉制為何能產生天下黔首皆可上升之法。
“此法應當就是用孔圣人之法教化天下黔首,使其如同獲得軍功一般進行某種活動,從而黔首飛黃騰達士族建功立業。”
“但朕卻不知有何種引子能使得百姓獲得來自儒家教化,科舉又是何種活動,能使國君光羅天下人才。”
始皇看向百官
“不知眾愛卿可有想法”
始皇的問題不同于上一個問題的廣,此問題更為細致,直接就讓百官能順著他的方向進行思考。
何種引子可使得天下黔首教化
文
文不行。不用說昂貴的布帛,就說工藝繁雜的竹簡就不是普通黔首能夠負擔的起,更遑論有人教化他們讀書習字了。
科舉又是何種活動
百官只覺得腦子好似陷入了死巷子一般走不出來繞不出去。
咸陽宮一時間陷入了寂靜
“科舉”突然,角落傳來一陣驚呼打斷了眾人的思路。眾人循聲望去,正是一個掌管經史子集的年輕博士。那年輕小博士看到百官包括始皇皆看向他,他嚇得腿軟手抖,面色蒼白,直接呆愣原地。
始皇被吵到了也不生氣,饒有興趣地望著年輕小博士“愛卿可是發現何事,以至于驚呼出聲”
看最高領導沒有責備自己驚擾朝堂,小博士在其他官員的示意下出列到最前面,雖然他的手腳還是不可自抑地抖動,但至少還能說出話來“啟啟稟陛下。”雖然聲音還是在顫抖,但小博士還是強裝鎮定說道“臣只是想到在論語中記載有關科之事,再聯想到舉不由得驚呼出聲。”
哦聽到小博士這話,不僅僅始皇有了興趣,百官們眼睛也如探照燈一般盯著這小博士,后世科舉法難道今日就要被他們知曉了
“快說出來小博士”有迫不及待地武將等不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