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首們聽得愣愣的,原來這造紙不是仙幕發明的,而是那未來之人蔡倫發明的啊。
還記得我們講秦末戰爭時期,黔首們高喊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嗎
秦始皇時期包括秦末漢初,黔首若想與士族子弟探尋向上的途徑,唯有軍功爵制。憑借一身血肉之軀在混亂的戰場上同人拼殺,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不知能否活到明日,即使僥幸存活下來,最后也是帶著一身戰場上磨來的傷痛度過余生
為何會有窮不過代的說法
因為窮過代,更有可能的是,死絕了。
仙幕里說的殘忍,但天下人包括秦始皇都知道,祂說的是真的。
黔首最后可能是就是一輩子都是黔首,就連想通過事功制,養士制進入士族階級不能說機會沒有,只能說機會渺茫。
黔首一輩子都只會是黔首,泥地里翻食的人,一輩子只能面朝黃土背朝天。
享受
不可能的。
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造紙術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它促成了知識的傳播,它讓書的價格變成底層黔首也能買得起的存在,不再是士族的特權。
它讓底層黔首的晉升途徑不再只有軍功爵制,為科舉制的出現了可能性。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讀書,成為了繼軍功之外的另一個晉升途徑。
它不再需要青壯年在戰場上廝殺獲得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命運,他讓天下人皆擁有改變自身階層的機會。只需少小勤學,只需螢窗萬書。
別人懷寶劍,我有筆如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君看為宰相,必用讀書人。
想當宰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嗎2
隨著仙幕的話,仙幕中老者手中的紙張自動裁剪成同樣的大小,合并在一起成為一本空白的冊子。
莫道百家誤,詩書不負人。以百家之言取士,科舉制大門為你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