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隗狀,就連王綰也有疑慮“陛下,臣以為十二家學說中雜、醫、兵、小說未成體系,若以四家也為標尺,是否過于繁雜”
秦始皇輕笑“兩位愛卿所說之話皆有理。”
他看向隗狀“十二家學說不分主次,等十二家大才聚集于咸陽,廷辯之時自然會打出個主次,愛卿無須擔心。”
打百官聽了腦袋上冒出問號。
不過他們想到諸家見面就會爭辯的場景,突然懂得了始皇陛下的意思,可不就是打嘛。十二家皆以己身學說為榮誰也不想被人壓一頭,到時候等他們聚集咸陽是好戲正登場。
一想到一群人高馬大的諸子在咸陽宮殿上爭執的場景,在場的官員們就覺得期待,別人的熱鬧試問誰不喜歡看
聽到陛下心中有數,隗狀垂首退下,順便也在心中悄悄期待一波諸子聚集在一起后的盛景。
解答了隗狀問題的秦始皇再看向王綰“王相所言雜、醫、兵、小說未成體系,正好借此機會讓其聚集咸陽,修出體系,而且”秦始皇不知想到什么停頓片刻,“參考十二家學說,非分十二科取士。諸子百家互相借鑒,吾等當折中選之,兼收并蓄以事秦,不可真以一家之言取士,眾愛卿可知曉”
聽此無論大小官員皆悟。
折中選之,兼收并蓄以事秦,難怪陛下旨意中只言十二家學說中的一部分。法家督責強國,墨家節用天志,儒家德教化民,道家與民生息,農家勸課耕桑
此刻百官皆拜服“陛下圣明。”
秦始皇看向那一溜煙的黑腦袋微不可及嘆氣。繼而就是期待,不知何時朕才能把天下英雄盡收彀中
秦始皇的旨令隨著車馬、飛鴿與流水由咸陽一路向東西南北擴散。
路上的孔鮒打開叔孫通快馬加鞭送來的書信,等看完信中內容,直接笑出了聲。
身旁的儒生看到孔鮒的表現皆是好奇“師父,不知叔孫師叔講了何事”
孔鮒把信傳給身旁的小徒弟看。
小徒弟看了信倒吸一口涼氣,繼而就是對師父孔鮒投以崇拜的眼神“師父,您這是早料到秦始皇會召集天下大家共議科舉取士之法才讓我們盡早出發的”
孔鮒笑而不語,只說道“取儒家之德,教化百姓。取法家之制,督責臣民。取道家之本,順應民心。取墨家之長,發展工科。折中選之,兼收并蓄。秦始皇倒是聰明人。”
小徒弟以及后面看了書信的其他徒弟皆贊同“百家學說殊途同歸,但卻也是各推所長,互不相服,秦始皇身為一國諸君折中選之,兼收并蓄確實聰明。”
“就是”小徒弟眉頭皺起,“這次過去恐怕又要遇見名家那群鮮仁又巧言令色的家伙了。”
“嗯嗯,又要和墨家那群家伙爭論孔墨誰強這個事情了,真是的”
孔鮒在一旁聽著弟子們的碎碎念,不發一言。小童的爭論罷了。
“哎不對師父”
徒弟突然的驚呼吸引了孔鮒的注意,他轉頭道“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