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新改的名叫赤道一年三熟,一熟畝產四百斤”聽到這句話,廷上農家諸生倒吸一口涼氣,更有甚者直接腿軟暈在后面的人身上。
“先生,我耳朵眼睛好似壞掉了,嗚嗚嗚,學生是不是得臆想癥了,為何會看到仙幕說出一年三熟這種話”先前的一熟四百斤已經在他們承受力邊緣蹦跶了,仙幕竟然還敢說出一年三熟,不是他得臆想癥這是什么
農家長者也想暈倒,但這可是仙幕說出來的,也就是一年三熟非假話他目光現在不敢離開仙幕上的那一行字半分,一年三熟
他看向面前一樣呆愣原地的秦始皇,嘴唇微顫“陛下,仙幕真的說一年三熟”難道不是他農家思田過度臆想出來的
當然不只有他們懵,秦始皇不懵秦始皇也在蒙圈中。
此時的秦始皇覺得整個心口和腦子都被一年三熟與這四個字填滿。
一年三熟的糧食是什么概念,是天下糧倉可盈滿的概念是他大秦軍隊可以往東踏東夷,往南滅南蠻,往北、西滅東胡、匈奴、月氏的概念
“這一年三熟自然是真的”雖不知赤道在哪里,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赤道現在就是他秦始皇的
咸陽宮的百官只聽了一句話就已經熱血沸騰,外面的黔首士族也不逞多讓,暈倒了一大片,懷疑自己臆想癥復發的也不在少數。
這次不同于以往,以往他們還能當樂子去看,這次他們就直接放下所有的東西,一雙眼睛死盯著半空的屏幕。
那是什么那可是糧食還是能夠一年三熟一熟四百斤的糧食,事情什么時候都可以做,但仙幕播的糧食可是會長腿跑的,要是沒注意看被別人捷足先登了怎么辦
也不知道被一雙雙比以往更加專注眼神死盯著的仙幕會不會壓力山大,但實際上祂還是順暢的繼續往下播放。
何為糧說文中言糧,谷食也。
糧重要嗎
軍無輜重則亡,軍無糧食則亡。糧食決定一場戰事的成敗和國家存亡。
孫子兵法云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變是常態,也是是唯一的不變,因為萬變不離其宗。
華夏歷史源遠流長五千年,王朝更迭。看似變化萬端,實則就是萬變不離其宗。
皆是圍繞糧食運轉。4
“對萬變不離糧”咸陽宮內農家學者驕傲地挺直胸脯。
“仙幕說的在理。”許弄深沉道“唯有重民食才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唯有播百谷,勸耕桑,足百姓衣食方為正道。”
看到其他學派學子投過來的欽羨目光,許弄忍下想要說其他學派和旁門左道并無區別的話,
不能說不能說,說了就會被廷上諸人圍毆的。
哎,他許弄為了農家的安危真的是受大委屈了,雖然如此,他的嘴角還是忍不住的上揚,直到笑出一口大白牙。
大白牙直接閃瞎坐他對面的孔鮒。
是的,貼心的內侍自然不能讓在場的眾人皆站著,此刻廷上的所有人皆落座。
農為本,農確實重要,輸給農家并不冤枉。被笑得嘚瑟的大白牙閃瞎的孔鮒咽下腹中悶氣。
史記言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又言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糧倉充實、衣食飽暖,榮辱之觀才有條件深入人心,使百姓自發、自覺重禮節、崇禮儀。1
眾人的視線悄悄看向儒家。
儒家今日真的是被農家壓得死死的,連他們最喜歡喊的仁、恕、誠、孝與教化都排在農家背后,枉費他們一直自詡治國之道啊。
對于這點孔鮒只能說認同一半不能說全部認同,因著仙幕還在講,他也不好打斷別人的思路。
但他忍得了,他身后年輕氣盛的學生們卻忍不了,只見他身后一個年約二十的年輕人嗤笑道“這仙幕怕是一點都不喜歡我孔家吧以前說孔圣人不好就罷了,現在還說禮節榮辱定要排在衣食住行之后”
“偏頗,無知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