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熱量帶為何物,觀仙幕之意,之所以會一年熟與這熱量帶有極大關系。”墨家鉅子與門下學徒竊竊私語。
“熱、亞熱、暖溫、中溫、寒溫,就如正午太陽的極熱到子夜寒冷”靠得極近的陰陽學徒中有一人插嘴道。
墨家自然不介意有其他學派的學徒一起討論,拉著那人一齊叭叭“它還講到熱量與地域遼闊有關,這就讓我好奇了。仙幕以上觀下,縱觀天下,定能看到與我們皆一樣的東西。”
“糧食收獲同環境的關系這就讓我想到陛下給我們的一份抄錄。”一在咸陽做博士之人拿出一張絹帛遞給許弄。
接過絹帛的許弄看到上面書寫的內容“土脈可歷時代而異,種性可隨水土而分,人力可改變產量”
絹帛摘抄的是天工開物上面記載的文字,但卻是他們這群人從未見過的東西。
許弄贊嘆道“此話在理,同仙幕說的影響糧食收獲的那幾個原因也能對上一二,看來我們更得注意仙幕接下去的說辭,保證無一錯漏”
農家學子拿出來的東西也讓一同圍觀的諸子心念一動。
不用師父多說,叔孫通等在咸陽宮的十二家博士把秦始皇賜下的絹帛拿了出來,并且小聲同師長言陛下身上的奇異之處。
重點強調那可以知道政令對錯的發光大柱子,他們描繪得神乎其技,讓人直呼神奇。
“原來跟在秦始皇身邊還能有這種意外之喜,看來天果然眷顧秦始皇,跟著秦始皇還能看到其他后世的東西。”
面對下面這群人的竊竊私語秦始皇對此并不介意。
上天眷顧之事能多神異就說的多神異才好,這樣才能證明他大秦乃天眷,他秦始皇乃天命所歸,證明他未來的一切決定都是受到天地認可的。
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人猜出仙幕可能也是后世之人,但這不是沒有明擺著說出來,所以誰敢確定
沒人敢確定。
在講熱量帶之前給大家出一個相關的題如若有一黔首在某個季節想去游玩,一開始他把自己裹成粽子,穿得頗多。
仙幕上,一個壯年男子渾身裹著十幾件衣物穿得倒是和秦國黔首的服裝相似,就是非常真實的裹成一個大包裹。
游玩之時,每到一個地方他必脫一件衣服,直至只剩一件單衣。問他的旅行路線圖是什么樣子1
隨后這個男子沿著一條直線游行,太陽的亮度好似也在變化。男子邊走太陽越明亮,男子也一邊脫衣服,直到只剩下一件緊身上下分截的衣物。
咸陽宮的人沒想到的是答案熱量知識沒有拿到,先來一道題目。
不過在場的眾人也不畏懼。
墨家巨子率先答道“某季節冬無愆陽,夏無伏陰,春無凄風,秋無苦雨。能一開始就裹如此多的衣物,定然是冬季無疑。”
“但若是冬季也不見得衣物能差別如此大,到最后變成單衣。”名家公孫反駁道。
“或許那人是從北到南”孔鮒糾結了片刻還是說了出來,“我曾與弟子從舊燕游歷一路行經舊楚,一路天象確實有變化。”
眾人的視線皆看向他,難道這就是仙幕這一問題的答案
對此秦始皇其實也有想法“朕批閱奏章時也見過南北官員對本地天象的形容有差異,同孔甲所言相同。但”
“差異并不會大到同仙幕說的這般離譜。”
眾人一時間對這個問題的解答陷入僵局,這到底是什么季節為何會有這種天差地別的天象
相信學過初高中地理的諸位應當會有答案。
沒錯,這人就是在冬季嚴寒時從東北省走到了海南。
仙幕上一張大紙被攤開,碩大的紙張延展開來飛到仙幕上。一只類似公雞形狀的地圖被放大,直到占據整個畫面,占據整個大秦的半空。
也占據全部大秦人的心神和視野。
這是中國現有的國土地圖。仙幕解釋道。
再次看到地圖板塊,眾人的眼中還是會浮現出驚異之色,這個公雞狀的地圖在很早的一個視屏中仙幕曾經有提到過,但那時候只是一閃而逝,沒有像現在一般停留這么久。
這是第一次他們看得如此真切。